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崔氏石坊及碑刻
罗马字母拼写  Cuīshì Shífāng Jí Bēikè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登封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据清乾隆五十二年版《登封县志》录《陕西通志》载:崔应科“名宦,登封人,万历乙未进士,知汉中府,修堰浚渠,筑城葺庙,鼓舞文士,尤多成立,升湖广参议,居官清介,祀乡贤。”崔公先茔石坊据坊上题记可知:该坊为崔应科立,建于明万历年间。崔应科神道碑,据碑文记载刻于明万历年间。“奉天诰命”碑,刻立于明万历四十九年即明天启元年(1621年)。
地理实体概况 崔氏石坊及碑刻位于登封大金店镇文村街西头北侧崔氏坟茔内,长约50米,宽约43米,占地面积约2150.00平方米。崔氏石坊及碑包括:崔氏先茔石坊,崔应科神道碑、奉天诰命碑。崔应科墓及石坊。 崔氏先茔石坊:为三间四柱形石坊,通高2.88米,宽4.50米。坊全部用石灰石雕造,坐北面南,房顶用横枋盖顶,浮雕有花草图案,坊中孔宽1.62米,两侧孔宽0.95米。 崔应科神道碑:位于石坊的西南侧约10米处,半圆首,首上浮雕有盘龙,圭形额,额篆仅能辨认“赐进士□奉天敕□”,字径8×9厘米。碑通高3.17米,宽1.01米,碑的中部竖刻楷书“明湖广兵备副使登吾崔公神道”字样,字径20×9厘米,正题两侧有字19行,因碑裂缝,修复后,左右两侧仅见4片刻字。 “奉天诰命”碑位于石坊的北侧,明天启元年(1621年)四月十二日刻立,圭首,碑额题篆书“奉天诰命”四字,字径10×7厘米,碑高1.6米,宽0.71米,厚0.12米,碑周浅刻花草图案。碑末刻敕奉诰命时间为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并有“制诰之宝”印章,碑的撰书者不详,楷书,字径2.5厘米,碑文共16行,满行40字,主要叙述了崔应科之父崔光宇的官职、为人、友爱、真诚和应科之母的勤俭、善良、百忍、孝敬等美德,并说明她被封为诰命的原因。 “崔公先茔”石坊雕虽然较小,但小巧别致,雕刻精细,可谓石雕之上品。它对研究明代的建筑、绘画、雕刻艺术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崔公先茔”石坊及崔应科神道碑和“奉天诰命”碑对研究登封崔氏先人在明朝时的社会地位及崔姓渊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崔应科是明朝中后期的登封名儒,曾在嵩阳书院就读,是嵩阳书院的高材生,中进士第,它对研究嵩阳书院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崔公先茔、石坊、崔应科神道碑及“奉天诰命”碑对研究明代时期官宦人家坟茔的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价值。 管理单位:登封市文物局,联系电话:0371-62872569。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