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嵩阳书院 |
罗马字母拼写 |
Sōngyáng Shūyuà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书院 |
别名 |
|
曾用名 |
太室书院、嵩阳寺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登封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名为嵩阳寺,宋初,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因此宋景祐二年(1035年),改名为嵩阳书院。 |
地理实体概况 |
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市区嵩山南麓,占地面积约90000.00平方米,因其居于嵩山之阳故名“嵩阳书院。”书院背依太室山峻极峰,前有双溪河水流过,环境幽雅。它与商丘的“睢阳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代四大书院。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书院内建筑布局保持着清代前的风格,现存殿堂廊房五百余间,由五进院落组成,院中有先贤祠、先师殿、三贤祠、丽泽堂、藏书楼、道统祠、博约斋、敬文斋、三益斋等建筑。首为先师祠,供奉与书院有关的先师先贤。其后为讲堂,讲堂后为道统祠,最后是藏书楼。两侧配房原为“程朱祠”、书舍、学斋等。院内廊房墙壁上镶嵌有历代文人墨客题字,其内容书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阳书院教学考场部分建筑。1936年9月,蒋介石赴洛阳做五十寿辰之先,来到嵩山游览,随行商震、张静愚、钱大钧等人。游嵩阳书院时,见此处群山环绕,环境幽静,唯近处山野水源缺乏,当即命河南省建设厅长张静愚调机井队,在嵩阳书院内凿一眼百米深井,名为蒋公井。这是嵩山有史以来的第一眼深机井,现存完好。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古老的嵩阳书院再放华彩,成立郑州大学嵩阳书院,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国学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管理单位:登封市文物局,联系电话:0371-62872569。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