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石淙河摩崖题记 |
罗马字母拼写 |
Shícónghé Móyá Tíjì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登封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石淙河摩崖题记因记载武周时期摩刻的《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和《秋日宴石淙序》等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石淙河摩崖题记位于登封市区东南约16千米大冶镇西刘碑村西石淙河畔,题记摩刻于武周久视元年(700年)。
石淙河发源于登封市东北嵩山九龙潭,溪水东流至市卢店等区域称勺河,河水流经大冶区域的西刘碑村折向西流,此段称为石淙河。因水流冲撞石块,淙淙有声,故名。此河段的两岸为高约二百余米的丘陵,在两丘陵的涧谷中,土尽石出,群立成林,面积约有四万平方米。进入石淙河口,危石耸立,高低巨细,参差有别,仰俯立卧,形状不一,石上苍苔满布,河水清澈见底,人们把巨石众多,水面宽大的叫大石淙(平乐涧),把巨石相对较少,水面窄狭且水流湍急的叫小石淙,两者之间相距约500余米。摩崖题记就位于大石淙(平乐涧)的崖壁上。石淙涧的两岸巨石中间有一个形如车箱的大水潭,名叫“车箱潭”,车箱潭中有一巨石独出水面,高约五米,长约五米,宽约三米,石顶平整如案,可围坐十数人,称为“乐台。”历史上每逢夏秋季节,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到此聚坐石上,吟酒赋诗,避暑赏景。武周圣历三年(700年)春一代天之娇子女皇武则天在登嵩山之后,到石淙涧避暑,并在此大宴随从的十六位大臣,吟酒赋诗,共赏美景,后命随从的奉宸大夫汾阴县开国男、当朝大书法家薛曜将序及御制诗和十六位从臣的奉和侍游应制纪胜诗题刻于北岸的山崖上曰:《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当年初秋,群臣再次在此宴饮,并将宴饮之事摩刻于河岸南面的山崖上,名曰《秋日宴石淙序》。
石淙河自一代女皇武则天到此避暑,会宴群臣以后,名声远播,被誉为登封历史上的八大胜景之一——“石淙会饮。”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石淙河摩崖题记除武周时期摩刻的《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和《秋日宴石淙序》之外,还有宋、金、明、清、民国历代游人题记近四十幅,具有很高的历史及书法研究价值。1963年6月20日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管理单位:登封市文物局,联系电话:0371-62872569。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