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陵园
罗马字母拼写  Hénán Xīnhài Gémìng Shíyī Lièshì Língyuá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开封市  禹王台区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以革命事件而得名。
地理实体概况 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陵园位于禹王台公园北大门内西侧,占地面积5000.00平方米,周长300.00米,大门朝南,牌楼三间,上书“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墓寝四周围着铁栏杆,墓壁和墓顶是用一块块巨大的青色石条砌成的八角形图案。墓壁上镶嵌着烈士的生平事迹的碑文和赞颂他们的题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张钟瑞、王天杰、张照发、刘凤楼、丹鹏宴、徐振泉、张德成、李干公、王梦兰、李鸿绪、崔德聚不幸被清政府逮捕。11月25日7人被押赴开封市西门外刑场,4人被押送南关刑场英勇就义。烈士牺牲后,同盟会会员沈竹白以慈善事业名义,冒险将其遗骸收葬于开封市南关一片义地里。中华民国成立后,追认11人为烈士。1933年秋,十一烈士遗骨迁葬于南关公园(今纪念塔东侧,已拆除),1981年开封市人民政府又将十一烈士墓迁葬到现址,1983年将龙亭公园前的孙中山铜像移入陵园内。1986年11月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将孙中山铜像合并到辛亥革命十一烈士陵园,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