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中国大运河
罗马字母拼写  Zhōngguó Dàyùnhé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安阳市  滑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滑县志载:“今卫河古名白沟。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在黄河故道一—宿胥故渎基础上疏浚而成”。隋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县100多万民夫,在白沟运河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挖,形成了隋唐大运河永济渠,北宋称御河,明代改称卫河沿用至今。卫河作为世界著名物质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命名为中国大运河。因此段过滑县境内,故名中国大运河。
地理实体概况 中国大运河在滑县人民政府驻地西北部1千米处。申湾村东入滑境,经道口镇桥上村、军庄村处复入浚县境内。左岸毗邻河军庄、白庄、顺北街、程文庄、河西等居民点,右岸毗邻西门街、五星、东关等居民点。与卫河路、北环路相接,沿河有道口清真寺、滑县大王庙、蔡阳坟等纪念地。风景秀丽,人文气息十足。 自开凿白沟至20世纪70年代,持续通航近1800年,是华北平原上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通道,对于文化交流、政治统一、经济往来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段现存原生态古河道8240米、古码头9座、古城墙3000余米、明清街区古建筑1000余间。大运河滑县段河道蜿蜒曲折,线路走向和规模形态保持了历史风貌,原生态性良好,河流两岸多为土质堤岸,环境以农田、森林、村舍为主,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截弯取直和航道升级改造,是中国大运河原真性、完整性的代表性河段。丰富的历史遗存见证了昔日航运的繁荣,反映了运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体特征,为研究当地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成为中国大运河保存较为完好、内涵较为丰富的河段。 管理单位:滑县文物保护局。联系电话:0372—8669929。 联系地址:滑县道口镇解放路与红旗路交叉口向南100米(滑县人民政府对面)。 邮政编码:456400。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