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白马墙遗址 |
罗马字母拼写 |
Báimǎqiáng Yízhǐ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安阳市 滑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白马墻在滑县留古镇白马墙村,白马墻的命名以地理位置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白马墻在留固镇政府驻地东北部2.3千米处,白马墙村内东边。向南400米有路营-西尖庄公路经过。
该遗址占地面积为300万平方米。白马城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人文文化。隋唐时白马城是滑州所在地,当时叫白马郡。由于隋炀帝无道,徭役赋税严重,不少农民因逃避徭役而被扣押入狱,闹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当时有一狱吏叫翟让的(今万古镇妹村人),此人有能力,有抱负。他不忍良民受辱,大胆地从狱中放出一些人,后被上司发觉,将要处死。有好心人劝他:“你既有能力,有抱负,今隋朝江山摇摇欲坠,何不乘此为推翻隋暴政出一把力呢”?他接受了劝告,连夜逃回家乡。一伙年轻人正酝酿举事。他说:“我正为此而来”。他们决定举旗反隋。于是他们连夜扶老携幼,弃家产如敝履踌躇而行。白面书生踊跃参加,红粉佳人随队而走。行至一片芦苇丛生,沙丘遍地的地方—瓦岗,反隋大旗一拉响应者诸多,不数日聚众千人,他就是瓦岗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翟让。白马墙村头首有一座古庙宇,庙头门西侧有一条碑,因年代久远,经风雨摧残,字迹已很模糊,上有白马郡说。据该碑推断本村隋朝时就叫白马郡。此碑系乾隆元年之遗物,载明庙宇重修之原由。说该庙原有上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另有院墙,头门。
该遗址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临106国道,南近淇荷大道,交通便利。白马墻不但地理位置优越,周边还留下很多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如村西有白马墓,东南有庄子墓,汲黯墓,西有盘庚墓,东有卫王城(卫灵公都城),西三十里有滑伯墓等,足以说明白马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管理单位:滑县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联系电话:0372—8112330。 联系地址:滑县道口镇解放路与红旗路交叉口向南100米(滑县人民政府院内)。 邮政编码:456400。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