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抗击孙逆殉难烈士纪念亭 |
罗马字母拼写 |
Kàngjī Sūnnì Xùnnán Lièshì Jìniàntí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鹤壁市 浚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以事件和建筑形式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1946年6月,高陵县一二三区人民为了纪念抗击孙逆(孙步月)殉难烈士,在今善堂镇善堂集北地,立纪念碑一通、石碣一块。1968年移至善堂集南现址,为青石雕刻制作,六檐六柱,有台阶护栏。资料记载:1938年秋,反动会道门头子孙步月投靠日本侵略军,专门对付八路军、共产党及抗日的干部和群众,配合日军对冀鲁豫沙区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和“蚕食”。据统计,孙步月部从1938年至1945年的7年中,除配合日军“扫荡”的累累罪恶外,曾先后捕杀革命干部和群众420余人,烧毁房屋3000余间。1945年4月中旬,冀鲁豫军区调集七分区二十二团、八分区七团等,在地方党和政府组织的民兵、民工、学校师生的大力支援下,发动了讨伐伪军孙步月的战役。经过三昼夜的激战,除孙步月带少数人突围外(孙畏罪潜逃商丘后自杀),全歼郭小寨、黄辛庄、酸枣庙守敌,解放了深受煎熬的人民群众,扩大了解放区。并建了一座六角纪念亭。原亭为木结构,已拆除,现立有青石制作的新亭。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