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天门会旧址 |
罗马字母拼写 |
Tiānménhuì Jiùzhǐ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鹤壁市 浚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以组织形式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该处遗址位于屯子镇三角、余营和屯子。1926年秋末,三角村遭到土匪李希照部抢劫后,村民合议,举荐该村开明士绅杨贯一率数人到林县学天门会,回来后,发展会员,建立天门会。1938年麦收时,驻安阳的日军、皇协军千余人来浚县抢粮,杨贯一率周围几十村会员至余营截击,有力打击了敌人。消息传开,天门会名声大震,浚滑汤三县入会的约300村,会员3万余人。为了贯彻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0年8月,我冀鲁豫军区派地下工作人员深入天门会地区,对天门会做了争取工作。为打通冀鲁豫和太行根据地的联系,我党利用天门会建立了秘密交通站。在我地下党员的努力下,天门会于1945年8月14日在屯子集正式宣布武装起义。三角天门会总部为几处房屋,现有的有人居住,但墙壁出现裂缝。无人居住的房顶已破损。作为天门会伏击日军的余营战场早已成为良田,见证历史的建筑,存在的少数也残破不全。天门会宣布起义的戏楼已不存在,现为商业店铺。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