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古灵山风景区 |
罗马字母拼写 |
Gǔlíngshān Fēngjǐngqū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灵山寺、灵山 |
所在(跨)行政区 |
鹤壁市 淇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以所在地理位置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县城西北8千米的太行山中,属灵山街道。占地面积10平方千米。由古灵山景区管理处管理,该单位联系地址为淇县灵山街道古灵山风景区,联系电话是0392-7179030。特色景观、文化内涵介绍:明代嘉靖年间淇县县令于慧题“灵山十景”为危岩少进,群峰耸翠,列柿流丹,一经蓬壶,半岩风雨,九天鸣佩,巨崖走蛟,双剑横秋,东海龙吟,东至蛤蟆洞,西至老泉顶,南至清凉庵,北至摩天岭,纲领全国僧尼四十年的著名高僧、朝歌人法上在此修行。唐永徽六年,高宗曾特召灵山寺长老法一到长安垂询佛事。据明代《淇县志》记载,灵山寺创建于殷商时期,唐开元年间重修,是淇县创建最早的寺院,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同时,这里也是《封神演义》中殷纣王降香处,而在《尚书》、《淮南子》等作品中记载,古灵山是远古时代传说人物——女娲捏土造人,炼石补天的修真地。然而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在古灵山一处悬崖峭壁之上,巍然矗立着一自然形成鬼斧神工的女娲峰,另外还有女娲广场、醒目泉、精品文物苑、女娲宫庙宇群、玉带河、太公湖等主要景点。景区以女娲文化和殷商文化为主,有袁大线通于此。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