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摘心台石刻及遗址 |
罗马字母拼写 |
Zhāixīntái Shíkè Jí Yízhǐ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鹤壁市 淇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以历史事件和所在地理位置综合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朝歌街道西南部县城摘心台公园内,朝歌街道办事处西南1千米处。摘心台遗址高13米,东西宽50米,南北长90米,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台下层为龙山文化,断面可见商末文化层。龙山文化遗迹为白灰面房基、灰坑、红烧土块、方格纹陶片、篮纹陶片、高足鬲腿、罐口沿等。197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并入陈婆造心经浮图,更名为摘心台石刻及遗址,摘心台及石刻保护范围:摘心台本体及摘心台向东、西、北各扩伸20米,向南延伸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边线外扩30米。2006年公布为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内含大量北齐至民国期间的石刻,如陈婆造心经浮图、无耳朵狮子、殷朝六七贤圣君故都碑等。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