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高登桥碑 |
罗马字母拼写 |
Gāodēngqiáo Bēi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鹤壁市 淇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以所在地理位置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北阳镇高楼新庄村。东至民居,南至耕地,西至耕地,北至民居。占地面积约5平方米。高登桥碑高约1米,宽约0.6米,厚约0.13米。由高楼新庄村民委员会管理,该单位联系地址为高楼新庄村民委员会。邮政编码为456781。纪念人物或事件介绍:碑的阴面有片状、点状破损,下端五分之一处,石面整体剥落。碑头呈半圆状,雕刻有精美的云头花纹,正中,用篆字镌刻“高登桥碑阴记”六个大字。经过仔细辨认,碑记内容整理:《创建高登桥碑阴记》或问余曰:“桥何以高登名也?”余曰:“非名高登也,以登之有功,于是以其名□之也。”吾淇道衞拾叁省,往来者日以万计。县治西南三里许,故为山水......淤泥,坑深数尺,过者艰于厉揭,虽隆冬亦不能免,大小车甚有叁贰......张侯来尹敝邑初,下□□□欧府等公按部,侯集居民榻凳及......焉,侯深忧之,恒以受累□□□始任事,避忌不敢□兴工治。民高登......有父母义,某与明府有子义,子不分父母忧可乎?遂出白金百......灵山舆倩□亲,夫倩□□,不劳侯分毫心力,厥工告成,过者俱便□,......桥曰“高登”,盖欲使往来者知斯人之有功也。侯,蒲坂人,讳宜,字子时,......乡荐,义斋其别号云。嘉靖贰拾四年己巳春月吉旦,淇庠生徐明撰。淇县知县张宜县丞王珂......注:空格为辨认不清的文字,省略号为毁坏的文字。高登就是一名平民百姓,北阳村人。据北阳高氏家谱记载:“高登,虎山,三子,字淇园,明朝隆庆年间卒。乡耆,好义乐施,捐资建桥,邑令张公宜,题碣曰高登桥。”有107国道通于此。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