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明代烧造长城砖窑址
罗马字母拼写  Míngdài Shāozào Chángchéng Zhuānyáozhǐ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鹤壁市  淇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以历史事件命名。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西岗镇北部,西岗镇政府驻地北1.5千米,属西岗镇。东至耕地,南至村道,西至耕地,北至耕地。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由秦街村民委员会管理,该单位联系秦街村村东部,联系电话0392-6613361。纪念人物或事件介绍:此砖窑是当时明代军队中的编制,一卫5600人。说明是军队烧制的。8年来收集到的长城砖是明代三个皇帝时期的,那就是宪宗成化年间的、孝宗弘治年间的、武宗正德年间的,成化年间的较多。收集到最早的长城砖是成化17年(公元1481年)淇县窑造的,宽21cm,长46.5cm,厚11cm。弘治14年(1501)淇县窑造的长城砖:宽19.5cm,长46cm,厚12cm,正德元年(1506年)淇县窑造的长城砖,宽25cm,长48cm,厚15cm,大的长城砖一个0.025千克多,小的0.015千克,有几种样式。大的、小的、薄的、厚的、发圈用的等。目前仅淇县窑造的长城砖就收集到17种之多。淇河下游数百个窑,其模式都是一样的。窑的直径一般为5.30米,深6米,从地表向下挖,有窑门,还留有5、6个孔道,是冒烟用的。烧柴一般都是用豆秸、麦秸或小树枝烧制,一窑砖能烧二百块。四庄口、苏口、小河口、卫李庄、交卸等数百个窑址,都是在淇河大堤内的麦田里,不少农民为保存这一珍贵的遗迹,故意留着窑帮不挖掉。现在一看就知道是窑址,特征是:窑址里的小麦,长得不好,黄细;窑帮上更是不长小麦,一眼就能看出一个圆圈或半个月牙。在西岗四庄口淇河大堤内露出三个残缺的立体窑址,窑帮一般在3米左右,特坚硬,像花岗岩一样。一九九七年以来,淇县长城砖爱好者、研究者多次考察了淇河下游两岸25千米长的每一寸土地,发现数百个长城砖窑址,一个窑址群一连就是72个约一千米半长,而且都是双排窑。窑址附近的半截长城砖比比皆是。目前,收集到明代中期淇县窑造的长城砖达17种。是明代时期烧造长城砖窑的地方。有秦街村道通于此。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