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百泉景区 |
罗马字母拼写 |
Bǎiquán Jǐngqū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新乡市 辉县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湖底遍布泉眼,故名百泉。 |
地理实体概况 |
百泉景区位于辉县市北部,坐落于百泉镇,距离市政府驻地西北3.4千米,地址:百泉镇百泉村北部。东南临百泉路,西至西华门,北邻南水北调河。占地面积3.2平方千米,日游客承载量为3万/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百泉是自然山水与文化古迹相结合之精品。它起源于殷商,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据文字记载,百泉始于商前,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这片名山秀水经过历代开发修建,留下众多名胜古迹,终于形成一处风景独特、河南省最大、保护最好、集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古园林建筑群,被誉为“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景区内祠庙殿堂,金碧辉煌,亭台楼阁,星罗棋布,小桥石径,匠心独具,展现了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百泉以秀山丽水为特色,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引来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名流学士,在这里游览、隐居、传道授业,吟诗作画,传下无数赞美百泉的诗词歌赋,千唱绝句。
百泉湖,清澈见底,水温常年在17℃--20℃之间,酷暑凉爽之至;寒冬温暖如春。苏门山,青翠掩红墙,亭台楼阁,依山傍水,历代名人孙登、邵雍、苏轼、岳飞、刘赓、王磐、耶律楚材、孙奇逢、彭了凡、郑板桥、乾隆皇帝、袁世凯、徐世昌,以及近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学者名流等,在这儿都有遗踪可寻。主要景点有珍珠泉、灵源亭、卫源庙、涌金亭、邵夫子祠、孙奇逢祠堂、白露园、云石、飞虹桥、清晖阁、金梭桥、湖心亭、碑廊、振衣亭、孔庙、龙亭、七音石、啸台、苏门山。
从古至今也涌现出大量咏百泉的诗词歌赋,《荀子.儒效篇》云:“武王伐纣,暮宿于百泉。”突出百泉其悠久历史。元代诗人王磐《咏百泉》也描绘出其在文人眼中那不一般的地位:半空风雨山头树,十顷玻璃水底天;孤客南来无著处,相宜只有百门泉。李允久老先生的《咏百泉》也一样令人神往:苏门秀气百泉灵,喷玉涌金映画屏;落笔风骚书大业,神州处处可镌铭。
有百泉路通与此。
百泉景区共有三个停车场。其中东华门停车场3000平方米,南华门停车场1900平方米,西华门停车场2000平方米,三个停车场总面积6900平方米,能容纳约300辆车次。管理单位为辉县市文物管理局,该单位联系地址位于百泉景区内。联系电话0373-6233204,邮编:453600。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