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中国共产党平原分局单拐旧址
罗马字母拼写  Zhōngguógòngchǎndǎng Píngyuán Fēnjú Shànguǎi Jiùzhǐ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濮阳市  清丰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1980年清丰县人民政府整修了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邓小平旧居、宋任穷旧居、平原分局旧址、军区第一兵工厂旧址等共23处,征集革命文物2000多件,设立了冀鲁豫根据地抗战史迹。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双庙乡东部,双庙乡政府驻地东北方位4.2千米处单拐村内。1944—1945年,单拐村曾为中共中央北方局、平原分局(亦称冀鲁豫分局)和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驻地。邓小平、黄敬、宋任穷、杨勇等同志曾在此领导冀鲁豫边区抗日战争和农民运动。现保存中共中央北方局、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和邓小平、宋任穷、王宏坤、杨勇、曹里怀等同志旧居20余处,其建筑为硬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保留着清末民初豫北地区民居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保护级别为省级。由清丰县文广局单位管理,该单位联系地址为清丰县城关镇滨河东路北段,联系电话:0393-7232016。纪念人物或事件介绍:"吃水不忘打井人"1944年夏天,冀鲁豫军区和中共平原分局未来单拐之前,曾派遣工作队考察了解单拐村周边的政治、经济、人口、自然环境等情况,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吃水等问题都作了周密调查。 调查发现,单拐村的政治环境、群众基础和居住房屋都比较好,不足之处是村里水井少,群众吃水有困难,部分村民还要到外村或潴龙河里担水吃。将来大部队一到,吃水问题会更加突出。 于是,工作队就找村长和家族长商量打井事宜。最后决定由工作队(军区先遣队)出资,在村东陈氏祠堂东面和“大胡同”南面各打一眼深井。单拐村群众听说工作队要给村里打井,都兴奋地拍手叫好,纷纷前来出工帮忙。仅用了15天时间就打好了两眼水井,还在井口安上了辘轳,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问题。 后来,军区和分局机关入驻单拐。一些干部和战士经常给村中的困难户扫院子、担水,用的都是这两眼井里的水。这水清甜可口,军民们喝着分外舒心。1945年9月和1948年4月,军区和分局所属机关和兵工厂才相继撤离单拐村,这两眼水井就永远留给了单拐村民。 20世纪80年代,因地下水位下降,这两眼井和村里其他井一样,干涸无水了。村里有了机井,又用上了自来水,群众自觉不自觉地把其他井都平掉了,惟独这两眼井没有平。大家说这两眼井是实物,我们要世世代代保留下去,让我们的后代牢牢记住:吃水不忘打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 。主要建筑物、景点介绍:“首长上马石”这对上马石是该村原住户陈学修所有。邓小平等北方局领导迁住此地后常坐在上马石上与群众聊天,外出也常在此上马,故单拐群众也称其为首长上马石。有乡道Y052路通于此。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