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司马光故居 |
罗马字母拼写 |
Sīmǎguāng Gùjū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信阳市 光山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以历史人物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光山县正大街318号。东与光山县第一完全小学相邻,南靠司马光路,西靠正大街,北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相邻。故居经过全面整修,占地面积1330平方米,现有东、西两门,四合院落格局。南设有司马光生平展室,北为后堂民俗展室,院中心为司马井、养粹亭,西院墙下有“司马光砸缸”群塑像,千年古柏植于东门外边,院内曲径通幽、花草繁茂、小桥流水,典雅秀丽。故居内收藏有宋代石碑刻、元代石狮等珍贵文物。司马光故居位于光山县城繁华地段的正大街中段,距离邓颖超祖居仅有500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依托京广铁路的重要枢纽站的信阳市,大广高速和沪陕高速所设的出入口离光山县城各1千米和5千米,县城内公交县路齐全,景区内各项服务设施齐全,有可提供数百人同时就餐的司马光宾馆,距邓颖超祖居500米,景区内配有专职讲解员4名,完全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景区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包括有医疗点、购物中心、旅游咨询和投诉服务中心、游客休息室、安全保卫办公室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司马光故居有停车场一处,面积1500平方米,可容纳约六十余辆。司马光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祖籍山西,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自幼聪慧好学,宋仁宗宝元六年(1038)。考入进士甲科,历任仁宗、神宗、哲宗四朝,先后任天章侍制兼侍讲、知谏院、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等职,卒赠“温国公”,谥文正,赐“忠清粹德”碑。著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是巨大深远的。司马光故居是他的出生地,故居中的司马井、养粹亭都是为纪念他而建。据明、清《光山县志》载:“井在光山县治东儒学教谕舍前,宋司马池为光山令,生子于官廨,汲此井水以洗为名‘光’”。宋代以来,邑人曾建亭于井上,题曰“养粹亭”,因年代久远,井亭塌毁。明万历年间(1067—1620)复修,清乾隆五十年(1785)知县杨殿梓再修养粹亭。民国庚申年(1920),邑人重浚司马井。司马光在这里度过童年,著名的“司马光砸缸”的典故也出于此地。2004年6月1日,国家邮政局在故居成功举办了“司马光砸缸”特种邮票首发式。管理单位是光山县文物旅游局,电话区号是0376,联系电话是8859089,联系地址是光山县司马光东路。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