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 |
罗马字母拼写 |
Liúdèngdàjūndùhuái Jìniànguǎ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信阳市 息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发生事件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息县县城2千米处,地处淮河北岸,北靠华北平原,南眺濮公山。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余人,挺近大别山区。8月25日拂晓,占领息县城,迅速控制淮河北岸渡口。26日夜,刘邓首长率野战军司令部、中原局机关和六纵进驻淮河北岸大埠口、王湾、新铺一带。此时正值雨季,河水上涨,而国民党追兵已到刘邓后卫部队接火,形势十分危急。当晚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在淮河渡口小王湾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刘伯承、张际春先渡河,邓小平指挥部队阻击尾追敌人,李达组织渡河。深夜刘司令员手持竹竿探测水情,发现河水骤降,命令部队停止架桥迅速涉水过河。至27日,刘邓大军在后有追兵,上有飞机轰炸,淮河洪峰到来之前,全部抢渡过河,完成中共中央挺近大别山的战略部署。1990年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亲随刘邓首长渡淮的老前辈李德生上将为刘邓大军渡淮纪念碑题词“渡淮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反攻敲响国民党覆灭的丧钟。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