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
罗马字母拼写  Liúdèngdàjūndùhuái Jìniànguǎ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信阳市  息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因发生事件而得名。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息县县城2千米处,地处淮河北岸,北靠华北平原,南眺濮公山。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余人,挺近大别山区。8月25日拂晓,占领息县城,迅速控制淮河北岸渡口。26日夜,刘邓首长率野战军司令部、中原局机关和六纵进驻淮河北岸大埠口、王湾、新铺一带。此时正值雨季,河水上涨,而国民党追兵已到刘邓后卫部队接火,形势十分危急。当晚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在淮河渡口小王湾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刘伯承、张际春先渡河,邓小平指挥部队阻击尾追敌人,李达组织渡河。深夜刘司令员手持竹竿探测水情,发现河水骤降,命令部队停止架桥迅速涉水过河。至27日,刘邓大军在后有追兵,上有飞机轰炸,淮河洪峰到来之前,全部抢渡过河,完成中共中央挺近大别山的战略部署。1990年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亲随刘邓首长渡淮的老前辈李德生上将为刘邓大军渡淮纪念碑题词“渡淮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反攻敲响国民党覆灭的丧钟。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