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红军碑
罗马字母拼写  Hóngjūn Bēi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周口市  郸城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纪念为解放事业牺牲的红军战士而建,故名。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郸城县洺南街道郸城大桥附近洺河南岸,人民路西侧。石碑正面朝东,高7.9米。碑的正面镌刻着“红军碑”三通大字,碑体正中上书“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豫皖苏军区三十四团团长李宗田同志纪念碑”,两侧正楷书写对联:“为国牺牲精神不死,舍生取义浩气长存”,下为石制八塔通,塔通前端立有“红军碑”一通,共分两层,一层有石碑三通,二层有石碑四通,共有石刻八通。有人民路、洺河南路通于此。占地面积27.80平方米,保护级别为县级。洺河南路、人民路通于此。由郸城县文广新局管理,联系地址:迎宾大道北段1019号,联系电话:0394-3222276。邮政编码:477150。 纪念人物或事件介绍:李宗田(1914-1948),郸城县胡集乡郝寺村人。幼时家贫,6岁时,李宗田随父母到南方逃荒,饱尝人间苦难。1929年,15岁的李宗田在豫皖边界三河尖黄岗寺参加红军,走上革命道路,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在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排长、连长、营长、抗日游击支队队长、团长等职。李宗田曾长期战斗在鄂豫皖苏区、雁北、晋冀鲁豫根据地和豫皖苏边区身经百战,9次负伤,多次立功。1948年9月14日,淮海战役期间,在争夺枣庄附近的津浦铁路夹沟车站的激烈战斗中,李宗田壮烈牺牲,时年34岁。为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豫皖苏军区第二军分区全体指战员在他的家乡郸城县胡集乡郝寺村修建了陵园,并且在郸城大街路西、大桥南端竖起了纪念碑。现为郸城县境内重要的爱国主义基地。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