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陈抟庵 |
罗马字母拼写 |
Chéntuán'ā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周口市 鹿邑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陈抟在世的时候,好在老君台前散步。他看了老子著的书,称赞不已,就赠送老子一副对联: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一天,他又到老君台前散步,见一个白须银发的老头儿在地上躺着睡觉。陈抟见老头儿嘴里吹着气儿,胡子一动一动的,“噗”,嘴里吐出一个像红枣一样的药丸子。陈抟拾起来一闻,晕倒了,不由自主地张开了嘴,那药丸蹦到他的嘴里,一下子滑进肚子里。就这样,陈抟在这里睡起觉来,睡醒一问,几十年过去了。陈抟慢慢省悟起来:原来是老子度他成仙的。那个吐药丸的白胡子老头儿就是老子。后来,人们就在陈抟睡觉的地方盖座庙,庙里塑了陈抟的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真源街道紫气大道南侧,与老君台南北相望,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因宋太宗赵光义赐陈抟号白云先 生,又称“白云庵”。鹿邑人为纪念乡贤,张姓乡伸捐献土地三百余亩,在明朝嘉靖年间始建,清朝重修。该庵与明道宫南北相照。原明道宫“万药之祖”牌坊有一对联为:“北望仙台访犹龙遗迹,南眺睡庵瞻白云道范”。自古以来,明道宫与白云庵就显鹿邑纪念老子与陈抟两处旅游景点。陈抟庵连周围的草墉榭占地三百余亩,有两进院落,坐北朝南。山门七间,中间一间为穿堂,穿堂两边对联为“华山遗一老,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鹿地建生祠,山河同其久,日月同其明。”山门两边耳房内供有火神等泥塑神像。山门外有东西流向一条小河,中有小桥。从桥向东南,西南修有两条砖路,传为龙须,小路外边对称有井两眼,传为龙眼,路两边为花坛。第一进院内有正三间,有陈抟坐像一尊,怡然斜依枕上看书,衬托出幽静景象,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边站立两位神童,手托书卷。正殿内左山墙上,画有壁画为五龙升天,龙下坐有五老,是传授陈抟五龙蜇法的五位老人。右边山墙上画有陈抟与赵匡胤下棋的壁画,是传说中赵匡胤卖华山的故事。院内东西各有廊房数间,内有陈抟弟子塑像,神态各异,生动形相。第二进院内有寝殿三间,中有陈抟睡像一尊,头西脚东,面南而 卧。整个那条建筑砖木结构,灰砖灰瓦,古朴大方。庵院四周环水,一经再幽,芦堤柳岸,装点四时景象,鱼游浅水,白鹭翔空,渔舟唱晚。游者飘然物外,颇有意趣,如在青坪峰中。管理单位:鹿邑县旅游局。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