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南顿故城 |
罗马字母拼写 |
Nándùn Gùché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周口市 项城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以古国都名称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南顿故城位于光武街道司老街村东北角。该遗址为一处大型的历史文化群,面积约55万平方米,包括南顿夏商时代遗址、南顿故城遗址、南顿故城现存城墙、南顿故城古墓群、光武台遗址、光武庙等建筑历史遗迹和文物。南顿故城城墙现存北城墙东段一部分,长215米,宽5至12米,残高7米,此城墙西段及其他城墙还存于地面之下。该城墙的发现为研究古代城池提供了实物资料。东汉光武台遗址位于南顿故城北墙外,东西长270米,南北宽245米,现存晚清建筑光武殿和统天殿。南顿故城古墓葬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南顿故城西南,为田园古墓群,南北宽1千米,东西长1.5千米。一部分位于南顿故城东北隅,以蛤蟆寨村为中心,南北长1.8千米,东西宽约1.5千米。自1977年以来,发掘数百座春秋战国、汉代墓葬,出土各类精美文物1000余件。对研究上述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该遗址为一处夏商文化遗址、西周至春秋南顿(顿子国)故城遗址、西周至东汉末年南顿故城古墓群、东汉光武台遗址、古建筑集中的大型文物群。夏商文化遗址印证了西周王室为震慑这里商民旧族封姬姓子孙于此建立顿子国的文献史料。南顿故城遗址,印证了《春秋》、《左传》等诸多文献记载“顿,南徙,故曰‘南顿’”的真实性。光武台遗址及所属庙宇建筑与《后汉书》记载:“建武十九年,光武幸南阳,进幸南顿。县舍置酒大会,复南顿二年田租”正相符。光武台的来历还有一个缘由,汉光武帝刘秀生于济阳(原籍湖北枣阳,父刘钦任济阳县令),其父刘钦后迁南顿任县令,刘秀从此被视为南顿人。王莽新政,民乱四起,光武帝以“复兴汉室”举兵,布衣掘起,开创了东汉大业。建武十九年(43),光武帝巡视南阳,进幸南顿,眷恋孩童时期生活的地方,推恩父老,情深意切。南顿县令热情款待,恳求光武帝免南顿田租,光武帝答允免去两年。顿民举城欢庆,烟花礼炮,载歌载舞,民聚而不散,争观皇帝容颜。无奈,县衙令民众筑台用来讲话,以驱散万民,故于土墙北侧建光武台。管理单位为项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地址:水寨街道文化路北段。联系电话是4321058,长途电话区号是0394,邮政编码是466200。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