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秀公戒师和尚塔
罗马字母拼写  Xiùgōngjièshīhéshàng Tǎ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普照寺塔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驻马店市  平舆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以历史人物塔墓而得名。
地理实体概况 秀公戒师和尚塔位于平舆县李屯镇普照寺村西,镇人民政府东南2.2千米处。此塔高7级15.13米,平面呈六角形,为密檐式砖砌塔,塔壁错缝平直,各级檐层砖模仿木斗拱。二级南面设塔门,塔门上嵌塔铭,塔铭载:“金明昌五年甲寅八月”。三级北面设望窗,四至七级均设虚翕。塔身逐渐内收,顶部装石制仿法轮塔尖,整个建筑结构严谨,雕刻精美。该塔所在地原为普照寺,据史料考证,普照寺原名崇林寺,始建于唐。金代统治者奉佛,约从金太宗时期(1103年~1137年),传说其内廷供奉佛像,各地广建寺院,在整个佛教高僧中,以禅宗禅师最有名望。园性禅师,是宋末金初禅宗的导师,高足弟子有广温、普照。金熙宗皇统年间(1141年~1148年),普照曾在蔡州一带活动,扩建此寺院,后改名“普照寺”。此塔纪念人物秀公戒师和尚,扶沟县人,俗称张氏,七岁出家,到许昌偃城县彼岸寺百法院受业。“十五灵(音炯)度为僧”成为正式的僧人。以后其潜心研习佛经,为“探学幽微”发奋向上,其“戒行水清”,曾步行游历祖国的佛源名山,那些“天目陵空”的高山峻岭,烟云抱绕大厦僧舍,是他出没遁止的地方,与佛经结下不解之缘。金熙宗皇统年间,即普照寺兴建后,这位年轻的僧贤由于“偶燃身上士,及浊公菩萨也”,得到禅宗佛法真传,法号“秀公戒师”。现该塔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单位是平舆县文物考古管理所,单位联系电话:0396-5022763。现有平舆二高-普照寺公路可通往此处。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