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沁园遗址 |
罗马字母拼写 |
Qìnyuán Yízhǐ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济源市 济源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以地理位置及所属类别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济源市城区东北13千米的沁河北岸,五龙口镇化村与留村间高岗上。沁园遗址文化内涵有两部分,一是沁园花园。东汉时济源境内设有三个县轵县、波县、沁水县,其中沁水县是东汉第二个皇帝汉明帝的第五女刘致的封地,所以,她又被称为沁水公主。东汉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为刘致在沁水县沁河北岸兴建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后汉书》载,皇亲国戚窦宪曾以“贱值”夺走沁园,后为东汉章帝发现,收到斥责,又把沁园还给公主。后人做词以咏其事,沁园春词牌因此得名。唐宰相裴休在园北建化城寺,沁园为寺之花园。金代沁园为官僚游宴之所。二是龙山文化遗址,该遗址高约2米,文化层深1.5米,呈长方形,东西长720米(中断),平均宽110米,面积7.92万平方米。西岗彩陶遗存较丰富。东岗较少,中段处地势平坦,但耕土层也有彩陶遗存。采集有彩陶钵、罐、瓮、灰陶鬲、碗、大口盆、小口尖底瓶、纺轮及石斧、石镰、石铲、石凿等,为新石器时期仰韶-龙山文化遗址。管理单位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局,联系电话为0391-6662909。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