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长江之队纪念碑 |
罗马字母拼写 |
Zhǎngjiāngzhīduìjìniànbēi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济源市 济源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以重要历史事件命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济源市济水大街东段迎春园内。建筑面积150平方米。重要事件介绍:1949年2月,按照太岳四地委指示,中共济源县委按照“党性强、政治觉悟髙;有一定工作经验和领导能力;身体健康,作风正派”的原则,选调南下干部122人,组成南下干部队伍。他们于1949年3月8日从济源出发至9月30日到达霞浦、柘荣,济源南下干部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冒着枪林弹雨,历尽千辛万苦,翻跃中条、太行、武夷三山,跨过黄河、长江、淮河、钱塘、闽江五河,途经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八省,共历时207天,行程3000余千米,到达福建省,接管霞浦、柘荣两县。因霞浦、柘荣两县位于福建东北群山包围之中,海拔3000多米,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加之国民党反动派溃逃后留下的散兵、残匪、特务,以及地主、恶霸等反动势力千方百计对新生政权进行破坏,政治环境更是艰险。济源南下干部发扬太行、太岳老区人民的光荣革命传统,克服了情况不熟、风俗不同、语言不通等困难,与当地干部紧密配合、团结一致,深入发动群众,胜利完成了接管政权、建党建政、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等任务,在八闽大地上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和汗水。2006年8月,济源市人民政府在市区迎春园内修建了“长江支队纪念碑”,以纪念济源南下干部在八闽大地上作出的卓越贡献。管理单位为为济源市人民政府,联系地址为沁园路1号。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