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荆文德墓 |
罗马字母拼写 |
Jīngwéndé Mù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二七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2004年由郑州市文物局公布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嵩山路街道办事处黄岗寺村内。东至郑密路南北水调大桥,南至西临嵩山路,西至万福陵园,北至南三环。该墓为一座南北向的砖室墓。墓道位于墓室北部,被民房建筑物所压,无法清理,具体尺寸不详。墓门保存良好,由石门楣、门框、石门、门墩组成。墓室平面近方形。墓顶距地表约1米,顶呈拱形。墓室底部平铺青砖,1.7米处起券,墓室四壁用青砖平铺错缝砌至0.8米(12层砖),以上墙壁、券顶皆用草拌泥抹底,而后白灰涂抹,未见壁画。墓室南北长3.5米、东西宽3.34米、高2.86米,墓室东西两壁中部各有一个拱形壁龛,未见随葬品。北墙居中有一镶嵌墓志(买地券) 的拱形壁龛,高0.92米、宽0.54米。棺木已腐朽散落,地上见有棺钉。墓志落于北墙壁龛的下方,压在腐朽棺板之上。供台位于棺床南部,为四块青砖铺成,摆供器物基本完好。棺木内人骨用丝绸缠绕,腐朽较严重。由于墓主人姓荆,是荆氏家族的祖宗,根据当地的习俗,缠绕在棺内的死者未能打开,无法辨识性别。棺床东边有两具腐朽严重的人骨,无法辨认性别,推断可能是死者的夫人,二次迁葬至此,头向北,长度约1米。该墓保存较好,随葬器物13件,出土器物有瓷盘6件,爵杯3件,小瓷壶1件,瓷香炉1件,墓志(买地券)一方,铜钱28枚。买地券近方形,系青石质,自左向右刻楷书小字,共23行,满行41字,计671字。记述墓主之子为父母购买阴宅及埋葬情况。保护级别省级。保护级别市级。管理单位是郑州市二七区文化旅游局,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兴华南街112-26号,联系电话0371-68839891,邮政编码450000。有南北走向的郑密路通于此。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