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樱花寨 |
罗马字母拼写 |
Yīnghuā Zhài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二七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清朝年间,地处禹县至郑州“官道”石匠庄村(现樱桃沟村)曾遭到一伙来自南方的土匪袭击。村中的一些粮食、家畜等被土匪抢走。为了防止土匪的再次袭扰,石匠庄村民计划在村子周围修建一圈寨墙。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樱桃沟欢乐园南,东至樱花路,南至圣和生态园,西至XD22线,北至樱桃沟欢乐园,占地面积200000.00平方米。清朝年间,地处禹县至郑州“官道”附近的石匠庄村(现樱桃沟村)曾遭到一伙来自南方的土匪袭击。村中的一些粮食、家畜等被土匪抢走。为了防止土匪的再次袭扰,石匠庄村民计划在村子周围修建一圈寨墙。村民在村中查看地形,思考切实可行的修建寨墙的方案。最后,大家在村西南的沟中找到了一块仅南面与沟上边的平地连为一体,其它北、东、西三面都环绕着数十米的深沟,有3亩余大小的“高地”。相传西汉未期,王莽为了巩固新王朝的统治,追杀汉室后裔刘秀。追到此地,刘秀躲进这块“高地”,王莽眼看着刘秀没了踪影,四处寻觅,辽望“高地”,欲追去寻。却见“高地”四周的深沟突然变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海,王莽害怕,不敢跨越,只好作罢。刘秀最终安全逃脱,举义兵推翻新王朝登上帝坐。于是村民倚这一风水宝地,修筑寨墙。把与“高地”南面相连的平地也挖成深沟,从而使高地成为一个四周是深沟的“寨子”,寨墙便是三面天然一面人工开挖的深沟,遇到紧急情况时,大家只要上到“寨子”就可保证万无一失。村民说干就干,挖深时只需把挖出的土扔到两边的深沟里即可,所以工程量就特别小。于是众人很快挖出了一条长10余米,宽8余米,高15米多的深沟,使“寨子”成为了一座孤岛形。为了能从深沟的底部上到“寨子”顶部,村民又在寨子的北面的深沟里从下向上开挖了一条呈斜坡状的“深洞”。“深洞”长20多米,高近2米,宽不足1米向上一直延伸到“寨子”顶部,因洞宽不足1米每次并排仅能容一个人上到“寨子”上,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寨子”顶部守卫好这唯一的通道真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寨子”修成后,每当遇到匪患,石匠庄村民便带上粮食衣服、家畜等到“寨子”上面躲避。因“寨子”周围的平地有高20多米的樱桃树。所以,树的遮挡使绝大多数路过此地的土匪,很难发现此寨,后来寨子偶然被一伙土匪找到,但当他们来到寨下看着那近20米高的天然寨墙和进寨必经的小洞口时,心中发怵不由暗暗叫苦,见攻寨无望,土匪们只好悄悄地撤走了。于是“寨子”在当地名声大振,周围一些村子的村民在遇到土匪时,也常到此寨躲避。为了便于南边其它村庄的人能到“寨子”上,大家就在寨子的南面边挖了一条斜坡状的洞直达寨顶部,为了便于做饭,村民还在寨子顶部挖了一口水井。解放后,社会安定,匪患彻底消除,昔日曾辉煌一时的古寨失去了当年第它的用武之地。不久便被废弃、闲置。其辉煌的历史也逐渐被人们淡忘,现在寨子顶部已经成为了一个片庄稼地,当年的水井亦被填平。唯有四周高大的樱桃沟,依然郁郁葱葱风抚枝摇,吱吱作响,仿佛向人们诉说古寨昔日的辉煌。主要经营餐饮服务。管理单位是樱桃沟景区开发管理委员会,联系地址二七区凤栖南路与Y018乡道交叉口处(樱桃沟小学附近),联系电话0371-68596677,邮政编码450000。有南北走向的樱花路通于此。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