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郑州市 |
罗马字母拼写 |
Fúxìshā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荥阳市 浮戏山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据《山海经》记载:浮戏山“泉水欹危,映带左右,晨起伏而凭之,烟霞弥漫,万顷茫然,峰峦尽露其巅,烟移峰动,如众鸟浮水而戏”。浮戏山由此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荥阳市西南部,东至刘河镇,西至巩义市老庙,南至新密市,北至环翠峪风景区,面积约125.0000平方千米,植被以灌木为主。有松鼠,野猪及众多鸟类等野生动物栖息于此。有环翠峪大道路通于此。浮戏山,由108座峻峭山峰,590种植物,72处水体,68种野生花卉,千余种怪石,200多间庙宇组成了一座大型的山水图案,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由嵩山北麓延伸而东,从巩义进入荥阳,沿荥阳、新密两市交界处蜿蜒百余里,伸入郑州市西南郊和新郑市北部。其主体部分在巩义、荥阳、新密交界处,属上古轩辕丘的西陵(岭)地区,历史人文资源极其丰富,有织机洞、蝙蝠洞、桃李等多处旧石器时期遗址、遗存,乃中华文明之重要发祥地之一。浮戏山为山脉的总体名称,也为主体部分的名称,百多里内不同的山岭、山峰,尚有各自的山名。荥、密交界处的祖始山,海拔994.10米。巩义、新密、登封交界处的鸡鸣峰,海拔1215.90米,素有“鸡鸣闻三县”之说。荥阳处于中朝古陆华北台地南部边缘。浮戏山正处在巩义五指岭至新密白寨背斜(嵩山大背斜之东段),位于荥密交界部,长20.00千米,宽8.00千米。自然人文景观介绍: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 浮戏山地层完整,是中国主要的标准地层出露区域,可谓研究地质的“博物馆”。岩溶发育,各具特色的洞穴一百多座,专家称之为“中原洞穴之乡”。著名的雪花洞由石葡萄、石珊瑚、石花(即雪花)等自然组成了一百七十三米的“雪花长廊”,宛如一座地下水晶宫。雪花洞以其独特的风姿傲居世界群洞之首,被专家定为“天下第一雪花洞”。轴部出露元古界嵩山群和马鞍山组岩层,两翼为古生界和中生界岩石组成。北翼地层出露完整,层序稳定,岩层倾向北或北偏东。北斜构造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的发生。浮戏山出露岩层有元古界的震旦纪石英岩;浮戏山的水,堪称中原一绝。潭、泉、河、池、瀑遍及景区,玉仙河是景区最大、最长的河流,以小龙池为代表的潭泉有30多个。浮戏山峪峪有潭,谷谷有泉,峦峦有瀑。百泉汇流而成的玉仙河贯穿景区全境,经汜水注入黄河。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