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平顶山市
罗马字母拼写  Tuánchéng Shā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鲁山县  团城山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以其地理特征得名。
地理实体概况 团城山,属伏牛山余脉,位于鲁山县城西南26千米处,属团城乡辖区。山体东西走向,呈呈正方形,东西与南北各长9千米,总面积81平方千米。环绕为自然城池的山峦,共有八座,称为“五垛、“三山”。瓮姿垛,海拔649.8米,因山体象“瓮”形而得名。该山东西宽2.5千米,南北长3千米,总面积7.5平方千米。瓮瓷垛又名团城山。风帽垛,海拔586.1米,因山体像“风帽”(旧时帽子的一种式样)而得名。该山东西长3.5千米,南北宽2千米,总面积7平方千米。 大石垛,海拔623.7米,因山体有巨石“戴”在山顶而得名。该山,东西与南北各长3千米,总面积9平方千米。(注:大石垛“大”读音dai)大王垛,海拔873.6米,因旧时常有山大王盘踞而得名。该山东西长3千米,南北宽2千米,总面积6平方千米。山顶有石缝,宽1.35米,长10米,深度莫测。不集垛,海拔397米,神话传说,祖师神在此山上停留,因山小被压陷,当地土话谓压“不集了”,故名。该山,东西长2千米,南北宽1千米,总面积2平方千米。三山是:塌子山,海拔412米,名称来历与“不集垛”同。该山,东西长3千米,南北宽2千米,总面积6平方千米。帽式山,海拔838,2米,因山体形同“帽式”(古时有一种帽子,名为帽式,帽顶有一个圪堪)而得此名。该山,东西与南北各长2千米,总面积4平方千米。老演艺山,海拔792米,因旧有老艺人在此传艺、习武,故名。该山,东西长3千米,南北宽2千米,总面积6平方千米。团城山,地质属云母花岗岩;地势群山环抱若城,“五垛”、“三山”活象城防碉堡群;垛顶石寨林立,形成抵御入侵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在历史上,为保护本地区的安全,起过一定作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战略意义。团城山,以柞树为自然植被。由于养蚕业的发展,曾被誉为“丝绸之乡”。有“进了团城山,两眼四下观,高的是蚕坡,低的是稻田,吃的细米白面,穿的绫罗绸缎”的赞语。该乡曾以养蚕先进单位,出席过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蚕业模范大会。团城山一带,是河南省暴雨区,系暴雨中心。国家在风帽垛东2千米处,设有团城水文站。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