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平顶山市 |
罗马字母拼写 |
Jiǔfēng Shā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鲁山县 九峰山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此山是根据其特征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九峰山,位于鲁山县城西北37千米处,在背孜乡辖区内。总面积10平方千米。山体东南西北走向,长约5千米,宽2千米。主攀大寨,海拔892.6米,位于山体的东北隅;该山系伏牛山余脉,为鲁山与临汝两县的界山。地质属云母片麻岩。著名的山峰:大寨,海拔892.6米;二寨,海拔843米;九女坑,海拔832米;擂鼓台,海拔755米;轿顶山,海拔537米。每个山峰,都是悬崖绝壁,陡峭如切,山势险要,仅有石级小道可通。山顶林木丛郁。各峰之间,有山涧隔阻。阳光与涧水相映,山景优美。主峰大寨,山顶有常年流水淙淙的山泉,泉旁是玉皇庙遗址。这里古树参天,翠柏浓郁,杜鹃茂密,风光秀丽如画,是清爽的游览地。因该山峰有自然山寨,居高临下,为群举之首,故称大寨。山寨四周,设东、西、南、北四门,沿石级小道,可通山下。东门有梳妆石举,相传是玉皇九女梳妆的地方。从西门下山,沿二寨,直通九女坑;相传玉皇九女到此洗澡,忽遇几人,避之不及,化为九个环绕水池的山峦,故名九女坑。擂鼓台,相传东周赧王曾到此避乱,并议定王有难时,以擂鼓为号,故名擂鼓台。整个山体,被杂草和幼林覆盖。幼林面积2平方千米左右。因山峰之间,各有深涧阻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又因该山靠近鲁山至洛阳公路,地理位置重要,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