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风后岭
罗马字母拼写  Fēnghòu Lǐng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风后顶、始祖山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新郑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传说,此山峰是黄帝封风后之地,后人为了纪念风后,故称此山为风后岭,又称风后顶。此山又是人们朝拜人文始祖黄帝的地方,1997年10月份经省民政厅批准,将风后岭又命名为“始祖山”。
地理实体概况 风后岭位于新郑市西南,距辛店镇政府西南7.60千米。风后岭为具茨山主峰,也是新郑市境内的最高峰,南北长约2.50千米,东西宽约2.00千米,面积约4.0000平方千米,海拔高793.00米,相对高度540.00米。山体石质由下元古代前震旦纪千枚岩、石英岩、石英片岩、矽质灰岩构成。山坡上有杏、柿、酸枣、洋槐树、核桃树等。此山周围皆为悬崖峭壁,东南方向修建有进山公路。在众多历史文献记载中,具茨山是轩辕黄帝活动活动的中心地域。故风后岭作为具茨山的主峰,黄帝文化遗迹众多,有轩辕庙、嫘祖宫等。2001年被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景区。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是革命前辈皮定均将军领导的豫西抗日先遣队四支队的游击区,于1945年春,在此地建立新郑县抗日民主政府。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