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具茨山
罗马字母拼写  Jùcí Shā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新郑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具茨山之名,早见于春秋战国文献中。
地理实体概况 具茨山位于新郑市下辖辛店镇和观音寺镇的南部,位于新郑市、新密市、禹州市、长葛市一带。具茨山系伏牛山-嵩山之余脉,西北起登封市与新密市交界处的香山,东南绵延至新郑市与禹州市和长葛市交界处的陉山。具茨山在新郑市境内长约14.00千米,宽约3.5.00千米,面积约50.0000平方千米。由下元古代前震旦纪千枚岩、石英岩、石英片岩、矽质灰岩构成。岭脊多呈圆弧形,山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绵延。此山也是双洎河、颖河的分水岭。在新郑境内,主峰为风后岭,海拔793.00米,其他主要山头还有尖山(663.00米)、老山坪(765.00米)、陉山(330.00米)等,平均海拔500.00多米。水文资源:山间沟谷交错,山泉丰。黑龙潭位于主峰风后岭西坡,四季泉涌,潭深约30.00米,水面约50.0000平方米。白龙池位于风后岭西南坡,潭深约15米,水面约10平方米,为潩水河的发源地,沿河建有青岗庙水库。植被资源:山坡上有杏、柿、酸枣、洋槐树、核桃树等,中草药有园花、棉枣、野菊花等。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较丰富,有石灰石、滑石、石英石、铁矿、磷矿、钛矿、铜矿等,但是出于保护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和具茨山文化圣山的需要,该区域内严禁开采各种矿产。为了开发和保护具茨山资源,在此地建有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具茨山是中华文化圣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山,众多历史文献记载中,此山就是轩辕黄帝活动活动的中心地域。故此地人文资源丰厚,黄帝文化遗迹众多,有轩辕庙、嫘祖宫、黄帝避暑洞、黄帝御花园、观兽台、黄帝问道广成子处等20多处,历史文化价值极高,是海内外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具茨山岩画,跨越禹州、新郑、新密三地。据研究表明,具茨山岩画形成于距今4000年前甚至更早,跟中华文明起源关系重大。除岩画外,还包括巨石、祭坛和石构建筑遗址,是目前可以确认的中原地区的比较完整的大规模的古代石构遗址群,是近年来考古文物界的重要发现之一。具茨山,地形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此地在革命老前辈皮定均的领导下,建有豫西抗日先遣队四支队的游击区。此地作为新郑古八景之一的“大隗晴岚”:境内西南大隗山(今具茨山)绵延,主峰风后岭高拔特出,朝暾夕照,晴霭烟岚,秀色横铺,故题咏多及之(如:不必陪玄圃,超然待具茨(唐·杜甫);缅崆峒问道,虚怀谒具茨(清·乾隆))。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