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鞍坡山 |
罗马字母拼写 |
??npō Shā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方山、石堂山 |
所在(跨)行政区 |
郑州市 登封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古以山体为方形,称方山;又因山有石俩,亦称石堂山;今以居马鞍山西南,似马鞍之坡面,呼鞍坡山。 |
地理实体概况 |
鞍坡山位于登封市西部,君召、颍阳二乡之北境交界处。属嵩山山脉,东北西南走向。东有马鞍山,西连小槐树山,西南起青泉沟,北界偃师市,东西长43.21千米,南北宽12.00千米,主峰海拔1318.70米,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有云雾笼罩,阳光照射呈现紫色,得名紫云峰。峰上一天然石洞,称紫云洞,内潭水清凉且深。唐朝邢和璞隐此著书,称其为快乐窝,宋朝梅圣俞、欧阳修等人常游于此。前寒武纪地层经“嵩阳”、“中岳”、“少林”三次造山运动,又受“燕山”运动影响而成,山体以嵩山石英岩为主,山表以褐土为主。林木茂密西侧设李庄林场,植被多栎、松、刺槐、红榆、化香、山楂等林木,覆盖率40%。出产黄苓、柴胡、桔梗、苍术等百余种中药材。矿藏有云母、花岗岩。狂河支流常寨河源于南麓。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