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熊山
罗马字母拼写  Xióng Shā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登封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因此山主峰大熊山形似熊,故名。
地理实体概况 熊山是河南名山之一,是主体部分由大熊山和小熊山组成的一座山脉。前寒武纪地层经“嵩阳”、“中岳”、“少林”三次大的造山运动,又受“燕山”运动影响,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大熊山位于登封市徐庄镇西南部,距市区25千米,主峰海拔1150.60米,长6.00千米,宽3.10千米。2004年7月2日经河南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规划面积1600公顷。小熊山位于登封市南部白坪乡南寨沟与汝州过风口交界处。西北有密腊山,东连大熊寨,东北至西南走向,海拔771.00米,古称小熊寨,亦称交牙山,后居民筑寨,又称小红寨。大熊山为东西走向,西部有一大壑口,犹如山崖劈开,形成双雄南北对峙的局面。大小熊山向东延伸,形成基本平行的南北两大山系。南山系主峰大熊山,往东延伸有摘星楼、坷垃垛、柏叶山、珲春山和五旗山。北山系主峰为箕山,向东延伸,高低起伏,有高山嘴、高坡岭和禹洞岭。大熊山地处寒武纪嵩山背斜北翼,从新生界到元古宇,向人们展示了完整的地质演变过程,该区属古生界寒武系地层徐庄岩组,底部为灰色绿色、褐色海绿石细砂岩,交错层理和单向斜层理比较发育,中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泥质条带白云质灰岩,鲕状白云质灰岩与黄绿色的砂质页岩互层,页层中交错层发育,上部为青灰色、深灰色薄一中厚层泥质条带灰岩、豹皮状白云质灰岩,本组厚103米。徐庄组与张夏组为整合接触,以张夏组厚层鲕状灰岩之底作为分界。小熊山前寒武纪地层经“嵩阳”、“中岳”、“少林”三次大的造山运动,又受“燕山”运动影响,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