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澧河 |
罗马字母拼写 |
Lǐ Hé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平顶山市 叶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其河水清澈甘醇,“澧”同“醴”,得名澧河,上游河道曲折,称拐河。 |
地理实体概况 |
河流横贯县城南部,距县城最近处的叶邑镇河段北距县城14千米。又名澧水。上游在方城县境,因水随山曲,故亦名拐河,又作醴水。其源出南召县雉衡山,之后另有数源:自方城县七峰山为南源,南召县主干状元川为西南源,鲁山县东南横山为西北源。叶邑镇澧河公路桥水流由常村镇田蛮庄入境,经孤石滩水库和常村、夏李、叶邑、仙台、龙泉等5个乡镇,53个村庄,于龙泉乡汪寨村东入舞阳县境。《水经注》载:澧水东流历唐山(老青山)下,经唐城北南入城而西出,东经叶县故城(今叶邑镇)北,于漯河西汇入沙河。境内长51千米,流域面积436平方千米,河床宽300—400米,比降1/400米。1975年最大流量4650立方米/秒。农历十一至十二月为结冰期,夏季暴雨时水势凶猛,水头陡,河槽冲刷厉害,致害甚多。1958年—1971年在叶县境的澧河上游修建了孤石滩水库,容量1.6亿立方米,可灌溉农田21万亩。在夏李东又修建了澧河一渠,可灌田1万亩。沿河建大、中型桥梁5座。淡水质,宜生长鱼、虾、鳖、蟹等。历史古迹有叶邑镇北面的澧河渡澧水长桥,龙泉村北面的翠花桥(龙泉澧河石桥)。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