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淮河
罗马字母拼写  Huái Hé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信阳市  淮滨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因约定俗成而得名。
地理实体概况 淮河淮滨段位于淮滨县境中部。淮河古称淮水,为四渎之一。源于桐柏山太白顶西侧牌坊洞,省内流经桐柏、平桥、浉河、罗山、正阳、息县、潢川、淮滨、固始等县区,经安徽至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千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500亿立方米,汛期(6-9月)径流量约占全年的60%-70%,枯水期流量很小。淮河淮滨段自芦集乡淮滨村入县境,流经芦集乡、邓湾乡、张庄乡、台头乡、顺河街道、谷堆乡、王家岗乡7个乡(镇),在谷堆乡白露河口出县境。境内长41.9千米,河床平均宽200-300米,流域面积16100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洪河、闾河、乌龙港、白露河。属外流河、地上河、常年河。淮滨站水位25.0米。汛期最高水位为1968年的33.29米,多年平均流量为182立方米/秒。无结冰期。1949年前,淮河经常发生水灾,淮河两岸人民饱受其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全县人民积极参加兴建治淮工程,多次对淮河进行综合治理,昔日淮河面貌得到改观。淮河两岸大堤总长76.5千米。建有提排灌站22座。淮河在淮滨县的河段上,分别建有淮滨淮河公路大桥、人车渡口。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