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颍河 |
罗马字母拼写 |
Yǐng Hé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沙颍河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周口市 川汇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以地理实体及历史人物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发源于登封县嵩山山脉的颍谷,流经禹县、许昌、临颍、西华至周口市川汇区中部,由城北街道刘园村入境,经城南街道、荷花路街道杨庄村,闫庄村、陈州回族街道、人和街道、七一路街道康湾、城南街道康下楼村,郭埠口村、至李埠口乡王楼村,在城北街道孙嘴村与沙河交汇。境内全长28.5千米,流域面积148平方千米。河床宽151-194米,最大流量为1540立方米/秒。河堤岸为土石结构。境内河道上有汉阳路大闸、八一路桥、中州路桥、东沙河桥、大庆路桥、沙颍河桥等重要交通运输设施。河流级别为二级河,河流类别为外流河、常年河。主要用途防洪、排涝、灌溉、运输。管理单位为周口市水利局沙颍河工程管理处。
其他信息:颍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龙山文化等重要文化遗存遍布颍河两岸。其中有证实夏朝真实性的河南禹州瓦店遗址,是夏朝都城级遗址,成为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重要发现之一。在颍河两岸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留下了颍川文化等一系列灿烂文明。颍河与黄河、伊洛河一同成为中华文明之源。颍河是淮河流域航运、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但也是洪涝灾害严重的河流,经多次治理,加高堤顶,坚固堤身,水患基本治理。1975年建成沙颍河枢纽工程拦河闸,蓄水量3500万立方米。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