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杨岗河 |
罗马字母拼写 |
Yánggǎng Hé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驻马店市 上蔡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根据历史地理实体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上蔡县境中部。全长43千米,流域面积90平方千米。属洪汝河水系,三级河流。杨岗河发源于百尺乡堤草王村,从西北至东南流经百尺乡、西洪乡、东洪镇、塔桥镇、齐海乡、五龙镇、洙湖镇,由洙湖镇贺道桥入洪河。下游入洪河口处,底宽32米,设计水深4.43米,边坡比为1∶2.5,除涝流量每秒175立方米,防洪流量每秒293立方米。属内流地上河,每年汛期为7-9月。
1953年春,对杨岗河下游进行治理,把东米马河作为杨岗河主干进行疏浚,由蔡河支流改属洪河支流。1966年冬,开始了杨岗河干流的流域治理,并将主干线路作了局部调整。在下游洙湖以东至贺道桥入洪河口处,于1953年开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取直;中游于下王库桥处至柴冀桥段,沿西朱马河线路作了较大的裁湾取直;上游于西洪桥向西在茶庵湖内又作了较大的取直;并在杨阁破汝河岭向西贯穿肖坡、祖师庙坡,西向北至堤草王村。并建桥16座,修涵闸25座,这是一次较完整的治理。至此,该河治理工作暂时结束。由于“七五·八”洪水以来,一是洪河上游石漫滩水库垮坝,山洪失控,洪河水大,杨岗河水常受顶托,不得排出,造成内涝;二是河道受淤严重,降低排涝能力;三是流域面积有所扩大,原河道承受能力相应偏小;因而近几年来常受涝灾,有待今后进一步规划治理。1999年东,对杨岗河进行清淤浚理,仍按5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的标准进行。清淤长度43.5千米,总坊量300.98立方米。
因水资源较差,未开发利用,且常年水浅、汛期水满,水面变化较大,几经坡堤治理,尚待开发利用。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