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南柳堰河 |
罗马字母拼写 |
Nánliǔyàn Hé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流堰河 |
所在(跨)行政区 |
驻马店市 上蔡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根据流域地理实体及地理方位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上蔡县域西南部。全长57.5千米,总流域面积523.6平方千米。上蔡县境长7.26千米,流域面积25.8平方千米。属洪汝河水系,南汝河一支流。发源于遂平县千峰寺和黑石崖,从无量寺乡九龙沟口入境,从西至东流经无量寺乡、黄埠镇,从高湾注入南汝河。河底宽21米,设计水深5米,边坡比为1∶2,除涝流量每秒150立方米,防洪流量每秒260立方米。属内流地上河,每年汛期为7-9月。
南柳堰河上游遂平境为奎旺河,上蔡境为南柳堰河。奎旺河原名鬼王河,据传原是一条杂草丛生的小沟,由于河间水虫怪物嚎音象鬼,取名“鬼王河”,因鬼王二字不吉利,当地文人把鬼王二字改为魁旺,寓意“日进斗金”。到清乾隆二十四年地图上又把魁改为奎,即今奎旺河。1966年由遂平县出工治理,因在信阳地区规划时,洪水泄量是按分摊处理办法进行,采取中游分洪入汝,下游分洪入吴宋湖。结果姨娘庙分洪道挖好后,常常汝水倒灌,反而加重南柳堰河负担。韩刘分洪因纠纷受阻,无能施工,而河槽断面已疏浚形成,上游宽,下游窄,常年讯水期常受洪涝灾害。1987年,遂平、上蔡两县共同进行治理。按5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疏浚,培堤。新筑堤长330米,完成坊5421万立方米。
水源有保证,枯水季节亦能保持一定流量,但因现阶段群众没有河道流水养鱼的技术,同时又没有修建拦鱼设备,条件不具备,故而尚待开发利用。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