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济渎池 |
罗马字母拼写 |
Jìdú Chí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龙池、小北海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济源市 济源市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该泉水池位于济渎庙内,故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市城区北的济渎庙内,属北海街道。济渎池,有东、西二池,两池之间有砖砌拱桥连通,均呈长方形。两池总长100米,宽分别为43.6和66米,深3米余,总面积3700余平方米。济渎池四周松柏叠翠,垂柳拂波,风景十分优美。池畔的临渊门、迎春阁、长生阁、眼光池等,小巧玲珑,古色古香,是珍贵的北方古典园林建筑。池上横卧着单孔石桥3座,为宋、元代遗物。池北岸的石勾栏,镂刻精致,为北宋遗物,乃国内唯一幸存的宋代《营造法式》单勾栏实物。清代以前,这里既是历代封建帝王祭祀水神的地方,又是文人墨客流连觅句之处。
古代诗人石硕甫《颂济渎池》中诗曰:“源头治水自成湍,满不溢流旱不干,元气浑沦深似海,一池能润万千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李欣,宋代的文彦博,都曾为济渎池题下佳句。济渎池不仅是济水的发源地,而且是济源历史上九景之一“济渎晨霞”名胜地。清代诗人何达善对此景赞曰:“灵泓一脉与天通,朝现荣光灿碧空。片片明霞开玉宇,重重华盖护晶宫。卷舒隐幻神龙影,飘渺轻随少女风。非雾非烟争渎瑞,流清佳气郁葱葱。”。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