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新郑市
罗马字母拼写  XīnzhèngShì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新郑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为了区别陕西之郑县,将韩之郑县改名为新郑县。1994年5月撤县建市,改名新郑市。
地理实体概况 新郑市隶属于郑州市,是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南部。东与郑州航空港区接壤,南与许昌市的长葛市、禹州市接壤,西与新密市接壤,北与郑州市区的二七区、管城回族区接壤,人民政府驻地位于人民路西段186号。新郑市下辖3个街道(新建路街道、新华路街道、新烟街道),9个镇(新村镇、辛店镇、观音寺镇、梨河镇、和庄镇、薛店镇、孟庄镇、郭店镇、龙湖镇),1个乡(城关乡),另设有2个管委会(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中心城区新区建设管委会)。辖区总人口是53.80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回族、满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总面积是688.3930平方千米。新郑市地处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兼有。西部、西南部为侵蚀低山区,峡谷或谷峰相间。低山外围和西北部为山前坡洪积岗地,京广线以东地区受古黄河水流切割,与西部岗地分离,形成南北向的条形岗地与古黄河隐流洼地相间的地形特征。主要山峰有具茨山、陉山、??嶂山、泰山、梅山等。新郑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境内河道均属淮河流域,流域面积641.8300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三级河双洎河,境内总长35.50千米;还有四级河5条,分别为黄水河、潩水河、潮河、梅河、莲河,总长95.20千米。境内矿产有12中,包括煤、粘土矿、石灰岩、红硅石、硅石、铁矿、磷矿、白云岩矿灯。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芝麻、蔬菜、果树、新郑大枣、新郑莲藕等;工业以烟草、食品、医药、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建筑材料等为主,形成龙湖教育园区、辛店煤炭产业园等产业集群。2014年全市地区完成生产总值完成568.5亿元,2014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第48名,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59名。辖区内城市交通便利,形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铁路有京广铁路、京广高铁、新密地方铁路、登杞地方铁路等。主要公路有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G4)、机场高速(S1)、郑尧高速(S88)、102省道、103省道、321省道、323省道等。辖区有有幼儿园64所,小学99所,初中14所,普通高中6所,中等职业学校13所,普通高等院校12所。辖区内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1个,其中疾病控制中心、卫生院12所。新郑市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建都之地,被誉为“中华第一古都”,拥有八千年历史的裴李岗文化、五千年的黄帝文化和两千七百多年的郑韩文化。境内国家级风景名胜有黄帝故里景区、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新郑市博物馆。主要遗址有郑韩故城、华阳故城、苑陵故城、裴李岗遗址、唐户遗址、望京楼遗址等。主要景点还有郑风苑景区、郑国车马坑景区、欧阳修陵园、凤台寺塔、卧佛寺塔等。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会在新郑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拜祖大典于2007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2007年3月,新郑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