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颍阳镇
罗马字母拼写  YǐngyángZhè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登封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颍阳而得名。
地理实体概况 颍阳镇隶属于河南省登封市,属于乡级行政区划。区划代码:410185101 地处登封市区西,东邻君召乡,南接平顶山汝州市下店乡,西依洛阳伊川县江左乡,北与洛阳偃师市大口乡毗邻。镇人民政府驻颍西村9号。电话区号0371,邮政编码452486,距登封市人民政府驻地37千米。辖宋窑、郝寨、于窑、刘相、安寨、裴塘、北寨、李洼、夏庄、郭寨、颍西、刘寨、范寨、西竹园、庄王、李庄、陈沟、刘村、庞窑、王家堂、蒋庄、杨岭、颍东、张庄、颍北25个村民委员会,206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5.47万人,总人口以汉族为主,有53837.00人,占98.4%,有回族263.00人,占0.004%。辖区东西长6千米,南北宽15千米,总面积89.5000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11.00人。 地形地貌境内南为马铃山,北为紫云山,均为东西走向,其中马铃山海拔799.5米,紫云山海拔1318.7米,两山夹一川,南北高,中间低,沿山往下为丘陵,呈阶梯状分布,中间有几个小平原,多为沟壑,把田地自然划分成多个网格。 水文境内河流有2条属淮河流域。其中狂河,全长26千米,发源于大苦山南麓陈家沟北,经君召乡的王庄村进入颍阳境内,向西过伊川入伊河;倚箔河,全长10千米,发源于紫云山南麓,流经颍阳、安寨、郭寨入狂河,向西注入伊河。 全镇年生产总值10.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值0.9亿元,第二产业总值5.4亿元,第三产业总值4.3亿元。1984年,省地质工队勘探马铃山区地下煤藏量1.7亿吨,铝矾石10万吨以上,还蕴藏石灰石、大理石、硅石等.耕地面积16万亩,人均2.9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核桃、烟叶等。境内特产有李洼芥片、芥丝,颍阳锅馈,刘相无核柿子,颍阳水席,颍阳卤肉,颍阳核桃。工业以煤炭、建材、农药等为主。 境内有新(郑)登(封)地方小铁路,高速少洛线,省道323线,县道文颍线与乡级公路构成通达的交通网络。 文化艺术:镇有文化站、文化大院,25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5个图书室,15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诗书画摄影艺术创作队伍100余人。其中李洼村为曲剧发源地,2011年“杨岭闹阁”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有幼儿园8所,小学23所。主要学校颍阳镇初级中学在校生1038人,专职教师110人。 有镇卫生院和25家村级医疗服务站,专业卫生人员56人。 境内有钟灵山风景区,有少康藏兵洞,演兵场,颍考祠,颍谷书院,李白写下千古名篇《将进酒》的八风山等名胜古迹,有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颍阳遗址,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颍阳东街遗址、安寨遗址、刘村遗址、万嵩寺、玄都观5处,登封市文物保护单位山神庙施茶碑、冯沟中岳行宫(借钱庙)、黄龙寺、菩提寺、紫云观、颍阳县古城等12处。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