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韩陵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Hánlíng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安阳市 安阳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相传,西汉刘邦部将韩信曾驻兵韩陵山,他看到该山是块风水宝地,就想在此建祖茔,正巧这时迎面走来一位讨饭的老太婆,韩信急忙走上前去,对他老太婆磕了三个头,并叫了一声娘,本想以此认其为干娘,并为其养老送终。不想那老太婆没那福份,经受不起大将军的大礼,当即死去,于是韩信便将这“干娘”葬于此山,故名“韩陵山”。北魏高欢曾于此击败尔朱兆,并建定国寺以旌功,由温子升撰作碑文,这矿碑便是闻名遐迩的“韩陵片石”。 |
地理实体概况 |
韩陵镇位于安阳县东北部,东和崔家桥镇接壤,南以洹河为界与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隔河相望,西隔京港澳高速铁路与北关区、柏庄镇相邻,北与河北临漳县以洹河故道为界,镇政府驻韩陵大道16号。全镇总面积36.4000平方千米,辖朝冠村村民委员会、东大佛村民委员会、东见山村民委员会、东梁贡村民委员会、东目村村民委员会、东于曹村民委员会、后马村村民委员会、梨园村村民委员会、李家山村民委员会、芦湾村村民委员会、目村店村民委员会、前马村村民委员会、王宁后街村民委员会、王宁前街村村民委员会、西大佛村民委员会、西目村村民委员会、逍遥村村民委员会、獐豹村村民委员会共18个村委会。23个自然村,总人口3.29万,其中镇政府驻地人口0.23万。主要由汉族构成,少数民族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等。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摄氏度。有洹河等河流。该镇交通十分便利,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广高铁分别从西、东部穿越,狄清公路横贯东西,境内县、乡公路八纵八横,村村通汽车,洹水从镇南流过。该镇为市级绿色食品专业园区,现有各类企业48家,其在工业企业28家。农业以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小麦、玉米为主。梨园村的大棚西红柿,逍遥村的山药远近闻名。有韩陵镇卫生院、韩陵镇中小学等主要单位。韩陵镇该镇历史厚重,文化资源丰富。北孝武帝永熙元年(532)闰三月,高欢大破控制北魏朝政的尔朱弟兄于邺南韩陵山,由此导致东魏由洛阳迁都于邺城以及后来北齐的建立。此次战役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高欢命在韩陵山建佛寺,让文士温子升撰《韩陵山寺碑》以纪功。之后南朝梁国尚书庾信出使北朝,信看到韩陵山寺碑并抄录下来。南朝人问庾信北方文士如何?信曰“唯有韩陵一片石堪共语...自余驴鸣犬吠,聒耳而已。”(见唐《朝野金载》)。由此“韩陵片石”闻名大江南北,后成为安阳八大景之一。 1990年以来,释法空在韩陵山寺原址建“定国讲寺”,后成为经批准的佛教活动场所,释法空任安阳县佛教协会会长。现寺院有出家僧众100余人,主要建筑有地藏菩萨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藏经楼等。大殿的立柱、廊柱为非洲进口的花梨木。政府网址:http://www.ayx.gov.cn/ayx/index.jsp?websiteId=162。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