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牧野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Mùyě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新乡市 牧野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古“牧野大战”主战场。 |
地理实体概况 |
牧野镇隶属于牧野区,位于牧野区东北部,牧野镇人民政府驻地距牧野区人民政府驻地2.53千米。东邻国家(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南与红旗区洪门镇接壤,西与王村镇相连,北与凤泉区耿黄镇交接。镇政府驻北环路,政府驻地人口8000人,辖区总人口3.0934万人,户籍人口2739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1956人,城镇化率89%,另有流动人口3565人。总人口中,男性占49.94%,女性占50.06%,主要由汉族人员构成,辖区总面积22.6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平方千米。辖白小屯、小朱庄、大朱庄、朱庄屯、尚庄、丰乐里、十里铺、尚村、玉河、东黑堆、西黑堆、张辛庄、前辛庄、后辛庄、新牧村、东牧村、西牧村、西曲里18个村民委员会与和平路北段社区、东郡社区、西牧村社区、理想社区4个社区居委会。
地处华北黄河冲击平原的偏北段,地势平坦,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5.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3千米。境内有卫河、共产主义渠两条主要河道,属黄河流域。城乡交通网络完善,四通八达,长济高速、新中大道、北环路等主要干道纵横交错,公共交通覆盖全镇,园林绿化面积40%。
地处中纬度地带,地貌特征为平原。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雪。冬、春、夏、秋分别以1月、4月、7月、10月为代表,1月平均气温为0.1℃,4月平均气温为15.7℃,7月平均气温为27.2℃,10月平均气温为15.1℃。年均气温13.7℃,最高气温42.2℃,最低气温-20.9℃。年平均降水量587毫米,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2℃,出现在7月6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0.9℃,出现在1月13日;全年终霜日为4月13日。初霜日为10月28日,无霜期日数为197天。
主要农业介绍:耕地面积1.8万亩,人均1.9亩;林地面积194亩。2014年农业总产值1.35亿元。粮食作物以蔬菜为主,2014年,生产粮食7959吨,人均1326.39千克。蔬菜总产量73245吨。畜牧业以饲养猪、牛、家禽为主。年末存栏39300头;年末存栏810只;牛饲养量300头,年末存栏3185头;家禽饲养量66000羽。畜牧业产值636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95%。
主要工业介绍:境内工业以电池、电源、新型建材、包装印刷为主,规模以上企业有新乡市龙驰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新乡市矿用电器厂、胜利冶金石化装备公司、万特化纤公司、新乡市兴源建材有限公司、胜利保温材料厂等共34个,工业总产值2014年达到20.6亿元,同比增长21%。2014年,财政总收入完成7961万元,同比增长76.8%。人均财政收入8210元,比上年增加11%。
辖区内有乡级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室22个。幼儿园25所,小学29所(含教学点),初中1所,职业中专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7%,小学升初中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7个。有线电视入村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2475户。乡村通邮率100%。
牧野镇是全省知名的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的乡镇,被河南省科技厅首批命名为五家科技示范点之一,被河南省技术监督局评为全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奶牛饲养量和鲜奶供应量均居全市首位。
电话区号是0373,邮政编码是453000,行政区划代码是410711101。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