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都里镇
罗马字母拼写  Dūlǐ Zhè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安阳市  安阳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都里原名东都村。据《安阳县志》古迹志记载:“在县西北七十里,相传隋末刘武周曾建都于此”,故名都里。都里镇由此得名。今镇内尚存都城遗迹——后京滩。
地理实体概况 都里镇位于安阳县西北部,东至铜冶镇的积善,南至铜冶镇的石堂、角岭、西傍佐,西至林州市东岗镇的丁冶、砚花水,北至河北省涉县、磁县。下辖李珍村村民委员会、古井村村民委员会、好井村村民委员会、都里村村民委员会、南马辛庄村民委员会、北马辛庄村民委员会、东水村村民委员会、南阳城村村民委员会、许家滩村村民委员会、杨家河村村民委员会、东岭西村村民委员会、上寺平村村民委员会、三里湾村村民委员会、东交口村村民委员会、盘金垴村村民委员会共15个行政村。面积约87.0000平方千米,人口2.24万人,主要由汉族人员构成。政府驻地位于都里村,驻地人口约0.52万人。都里镇属太行山东麓低山区,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境山峦叠翠,沟壑纵横,连绵起伏,景象万千,镇境最高点海拔701米,最低只有200米,著名山峰有艾山、白云山、南天门等。河流主要有漳河,安阳县跃进渠有近40千米穿过都里镇境内。都里镇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7、8月份,平均年气温13度,最高气温40度,最低气温—15度,年降水量300----400毫米。都里镇是连接晋冀豫三省交界要塞,林清公路横穿全境,交通四通八达,向西穿林而达晋,向北过河而入冀,向东20千米即达京广线和107国道,距安李铁路终点站李珍车站仅4千米,其主要交通干道还有南都线、好铜线、好清线、东上线。主要单位有都里镇中学(一中、二中、三中)、都里镇卫生院。著名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有北国桂林度假村、漳河漂流景区、李珍烈士纪念苑、跃进渠纪念馆、盘金脑漳河风景区。著名历史人物有李珍烈士。1947年4月6日中共安阳县二区区委书记李珍被地主还乡团惨害,壮烈牺牲,为纪念李珍烈士,安阳县委、县政府将其所在村庄命名为李珍村。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种类有十多种,以铁、方解石、耐火土、白云石、石灰石、煤为主。铁矿矿体有两块:一是李珍矿体,另一是都里东脑矿体。李珍矿体经国有特大型企业安钢集团下属李珍矿业公司长期开采,已进入开采后期,目前储量700万吨;东脑铁矿储量达5000万吨,目前正在大规模开发利用;耐火土以好井村储量最大;东水村储有白云石上亿吨;在许家滩、杨家河一带,方解石总储量有20000万吨。漳河流经都里40千米,落差150余米,水力资源丰富,适宜建中小型水电站。 都里镇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红薯、豆类等。林果业发展较快,特别是都里特产的“大红袍”花椒,个儿大、皮厚、色鲜、味浓,素有花椒王之称,清代即驰名省内外,民国已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全镇花椒树保存量60万株,年产量15万千克,另外,核桃、柿树、黄楝等经济树种也有一定的种植。 有大红袍”花椒、柿饼及核桃等主要特产。邮政编码:455141。政府网址:http://www.ayx.gov.cn/ayx/index.jsp?websiteId=172。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