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内黄县
罗马字母拼写  Nèihuáng Xià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安阳市  内黄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据史书记载,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始置内黄县,时属魏郡,立足魏地,自我观物,黄河以北为内,黄河以南为外,因地处黄河以北,名内黄。
地理实体概况 内黄县地处安阳市东部,距市政府45千米,东至濮阳市清丰、濮阳县界,南至滑县、鹤壁市浚县界,西至汤阴、安阳县界,北至河北省魏县界。面积1144.5752平方千米,耕地111.5万亩,人口81.12万人,汉族占99.97%。 回、满、壮等18个少数民族占0.03%(328人)。下辖城关、井店、梁庄、楚旺、东庄、二安、后河、田氏8个镇,张龙、高堤、六村、宋村、豆公、马上、毫城、中召、石盘屯9个乡,532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人民路西段。地属黄河冲积平原,多沙少淤,地势西高东低,海拔50-70米。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3.7℃,历史最低气温零下20.8℃,最高气温40.6℃;年平均降水544.7毫米,年均无霜期210天,2014年全县GDP163.5亿元。主要经济来源有商贸、物流、运输、建筑。工业以陶瓷、机械制造、纺织、食油饮品、医药器械、电动汽车为主导产业。农业以小麦、玉米、花生、温棚瓜菜、林果等为主,林木覆盖率36.4%。传统民居多为砖混结构、平房独院。城镇居住逐步以5-20层楼房居民小区为主。辖区内有高中5所,初中36所、小学194所。县、乡级卫生院25所。 境内有卫河、汤河、硝河、洹河、岳飞河;G22(南林高速)、G26(范辉高速),G341(胶海线);G342(日凤线)、G230(通武线)、S303(濮安线)、S302(范林线),日瓦铁路;县、乡道等纵横成网。 历史古迹有颛顼、帝喾“二帝陵”、商太戊“中宗陵”、三杨庄汉代遗址、殷都“亳城”、“帝丘”城遗址、冉闵故里、岳飞“冲涛及岸”处及岳飞庙等。近代遗址有:1927年中共濮阳县委旧址、1928年农协旧址、1929年农民革命起义旧址、1940年冀鲁豫军区成立旧址、1941年冀鲁豫边区行署成立旧址,“四·一二”反扫荡纪念地等。国-县四级文保单位71处,非物质文化遗产39项。 民间艺术有戏剧、高跷、抬阁、武术、舞狮、农民画、剪纸、皮影戏、木板年画等。 内黄名片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红枣之乡、国家级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中国果菜标准建设十强县、中国花生之乡、中国尖椒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农民画)、中原陶瓷产业基地。 行政区划代码:410527。电话区号:0372。邮政编码:456300。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