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亳城乡
罗马字母拼写  Bóchéng Xiāng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安阳市  内黄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亳城集”。“亳”是商王的都邑所在,它与“京”同义,在商民族的心目中,“亳”就是圣地。由于商王朝数百年来多次迁都,商王河亶(dan)甲在位时建立都城于亳城,历经殷朝商中宗、河亶甲、祖乙三代,作为都城达到一百多年,所以叫亳城。
地理实体概况 亳城乡地处内黄县西南部,距县城12千米,东至后河镇界,南至六村乡界,西至高堤乡界,北至东庄镇界。行政级别为乡级,政府驻地西亳城。下辖李次范、刘次范、岳次范、马次范、马庄、院当、东亳城、西亳城 、魏庄、南野庄、草坡、王告、石光、东永建、陈流村、杜流村、西永建、裴村、河村、刘七级、李七级、赵七级、裴辛庄、赵高堌、闫高堌、物头、南高堌、岸上共28个行政村,191个村民小组。辖区总人口5.21万人,辖区总面积72.2300平方千米。少数民族16人,其余均为汉族。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3.7℃,历史最低气温零下20.8℃,最高气温40.6℃;年平均降水544.7毫米,年均无霜期220天,2014年全乡GDP6.6亿元。辖区内有乡级卫生院1所、初中3所、小学10所,主要农作物有花生、大枣、尖椒等,经济来源以种植林果、蔬菜、务农、劳务输出、商贸、副食品加工等为主。辖区内有硝河、杏元沟、内浚路、兰前线过境。 辖区内有“五姓坟”、商中宗太戊陵、大兴寺塔等名胜古迹。 行政区划代码:410527203。电话区号:0372。邮政编码:456350 。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