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山阳区 |
罗马字母拼写 |
Shānyáng Qū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焦作市 山阳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此处原为战国时魏邑,汉至东魏为山阳县治所在。据《郡国志》记载,蔡文王子蔡叔监殷食邑于河内山阳,秦时长信侯又食邑于此。《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有魏文帝废汉献帝为山阳公于此;焦作因此亦称山阳城;故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山阳区地处焦作市区东部,西距焦作市人民政府1千米。东邻马村区,南邻修武县、武陟县,西邻解放区,北依太行山与修武县为邻。行政区划单位为市辖区,行政级别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410811;人民政府驻人民路1969号,隶属焦作市;下辖东方红街道、太行街道、光亚街道、定和街道、焦东街道、艺新街道、中星街道、新城街道、百间房街道9个街道及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李万街道、文苑街道、文昌街道、苏家作乡、阳庙镇、宁郭镇6个街道(乡、镇)。辖区总面积284.4平方千米,(其中包括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10平方千米)。总人口55.18万人,(包括城乡一体化示范区30万人)。民族构成有汉族和回族 、满族 、蒙古族、土家族 、壮族 、朝鲜族 、苗族 、彝族 、布依族 、维吾尔族、藏族 、黎族等23个少数民族,超过百人的有回族、满族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8.36%,少数民族占1.64%。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5℃,极端高温43.3℃,极端低温-16.9℃,无霜期230天左右。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2488小时,平均日照率55%,大于或等于10℃的天数为216天。年降水量625~650毫米,其中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40~50%。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西气东输穿城而过。辖区内交通便利,焦新、焦枝、焦太铁路穿境而过;焦郑、焦新、焦济、焦晋高速公路融会贯通,与省会郑州、古都洛阳、山西晋城的行程均在百千米以内;区内道路成网状分布,主要干道有塔南路、焦东路、山阳路、太行路、解放路、人民路、丰收路和神州路。辖区内商业经济繁荣,丹尼斯、大商、山阳商城等现代商业中心人流络绎不绝。建业森林半岛、龙源湖国际广场、亿祥东郡小区、建业小区、万方嘉苑等商住区为焦作高品质楼宇小区的代表。山阳建国饭店、奥斯卡假日酒店等项目为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的首选。辖区内远大财富大厦、华融国际大厦、腾云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商务楼宇为创业者的首选。辖区内工业基础雄厚,风神轮胎、万方铝业、昊华宇航集团、蒙牛、厦工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及上市公司,是人才、技术、资金的聚集地。北部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南部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是先进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主要文教科体卫事业单位有焦作市图书馆、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市科技馆、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学院、北大附中焦作校区、焦作市体育中心、焦作市人民医院、焦作同仁医院等。辖区内主要风景名胜有山阳古城、药王庙、和圣祠、寨卜昌明清一条街等。辖区内的著名人物有赵三元、王印川、范争波等。2014年,山阳区被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河南省文明城区”称号。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