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修武县
罗马字母拼写  Xiūwǔ Xià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焦作市  修武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因历史典故而得名。即周武王修兵勒武之地。
地理实体概况 修武县位于焦作市东部,西距焦作市人民政府20千米。东毗获嘉县,南邻武陟县,西至焦作市城区,北界山西省陵川县、泽州县,东北与辉县市接壤。修武县域南北长40千米,东西最宽处 30.6千米,最窄处4千米。修武县城东南距河南省会郑州市市区70千米,南距武陟县城15千米,西距焦作市区20千米 ,西南距洛阳市区150千米,东北距辉县市区47.5千米,东距获嘉县城20千米,东距新乡市区40千米,东北距首都北京600千米。 行政区划单位为县,行政级别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410821,政府驻地位于城关镇为民路118号。下辖城关、七贤、郇封、周庄、云台山5个镇,王屯、五里源、西村3个乡,1个小营工贸区。面积约632.9平方千米,总人口约284194人,以汉族为主,达28.42万人,占99.5%;有回族、土家族、满族、蒙古族、苗族、黎族、壮族、傈僳、侗族、哈尼族、彝族、白族、藏族、瑶族、朝鲜族、傣族等16个民族共1481人,占总人口的0.5%。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回族135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1.4%。驻地人口约5.59万人。 修武县政区历史沿革: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将修武分为修武、山阳二县。北魏孝昌二年(526年),以地形将修武县分为南修武、北修武,南修武城设在今获嘉县宣阳驿一带,北修武城设在今修武县李固村。东魏天平年间(534~537年),又设西修武,县治即今修武县城所在。北齐天保七年(557年),合西修武、南修武、北修武及山阳四县为修武县。隋开皇四年(584年),将原位于今新乡县的获嘉县移治修武县东部(今获嘉县全境)。大业初年(约605年),废武陟仍入修武,属河内郡管辖。唐武德四年(621年),武陟县从修武县划出。金兴定四年(1220年),析修武东北部地区在重泉村设山阳县,隶属辉州。1945年9月30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和推动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将原属于修武县的焦作镇改为焦作市。1948年春,五区、六区划给焦作市,修武县只辖道清铁路以北的一区义庄、二区五里源、三区西涧、四区南坡。10月,又将原划归修获武民主政府的七区、划归焦作市的五区、六区重新划归修武县管辖。1949年11月,焦作三区的恩村、新店等60个自然村划至修武县管辖。1952年,修武县三区的上马村、下马村、寺河、李贵作和四区的新庄、造店等20个行政村划归焦作市管辖。195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修武县的前靳作、后靳作、墙北、秦庄4个村划归焦作市管辖。195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修武县的恩村、墙南等72个自然村划归焦作市管辖。同时,又经国务院批准,山西省晋城县双庙乡及其21个自然村即双庙、土岭、东平顶窑、西平顶窑、后河、北路掌、大河坡、石马汕、影寺、大水峪、小水峪、桃园、白水河、返头岭、南背、黄山岭、孤山、板窑河、洞河、七砍辿、沙窝河等划给修武县管辖。修武县也由26个乡调整为16个乡,即城关乡、五里源乡、文案乡、陈村乡、郇封乡、周庄乡、李万乡、高村乡、北辛庄乡、方庄乡、岸上乡、崔庄乡、南坡乡、金岭坡乡、艾曲乡、双庙乡,下辖413个自然村。2000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修武县李万乡划归焦作市管辖,成立焦作市高新技术开发区。2012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修武县高村乡的金炉、辛庄等21个建制村和周庄乡的李屯、孙村、马庄、西长位、杨楼5个建制村划归山阳区文苑街道办事处管辖。2013年9月将修武县原高村乡(即现王屯乡)的刘范桥、张延陵、薛延陵、陈范桥、马范桥、石范桥、刘范桥、纪孟、北睢村、南霍村共10葛村整建制委托山阳区文昌街道办事处管理(即焦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修武县经济、农业发展情况: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以猪、鸡养殖为主;工业有以纺织业、铝加工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4大主导产业。主要土特产品中有五里源松花蛋、当阳峪陶瓷、延陵大葱、云台山连翘、江旁庄大白菜等。 地貌特征介绍:地处太行山南麓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北向南渐低,地形从北部山区向南部平原呈阶梯式次降,层次分明,北山南川,山川各半。境内最高峰云台山茱萸峰,海拔标高1297.6米,最低点位于县城大沙河两岸,海拔标高80~98米。主要产业及经济指标介绍: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121.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4.3亿元、第二产业66.3亿元、第三产业38.7亿元,三产比重为9.2:57.8:33.0。2014年全县GDP完成111.3亿元,税收收入完成5591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2946元,农民人均收入11954元。 地理环境: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6℃,最高温度43.5℃,最低温度-19.9℃,年均降水量570.6毫米,年均无霜期215天。主要山体有太行山脉,主要山峰有云台山,主要河流有大沙河、山门河、新河、陆村涝河。境内主要有新月铁路、郑焦城际铁路、晋新高速公路、郑云高速和省道308长垣-邵原公路、内蒙古乌兰浩特—广东安海公路、内蒙古乌兰浩特—广东安海公路支线、306林邓线(又称林州—济源沿南太行公路)。胜果寺和胜果寺塔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老城大街中段;云台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龙峡、峰林峡,为省级名胜区,圆融寺为4A级景区。 著名人物:薛保职(1882~1958):字如曙,修武县郇封镇郇封村人,著名画家。历史人物有汉献帝、竹林七贤、韩愈等,近代人物有辛亥革命烈士程毅,现代人物有开国中将李雪山、原武汉军区空军政委康星火,当代人物有著名作家乔叶。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中期河阳军怀州修武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根据修武县《韩文公门谱》记载,自韩姓始祖韩万传至42世韩均,为北魏银青光禄大夫,金部尚书,出为定州刺史,转青冀二州刺史,恤民廉谨,甚有治称。韩均之孙、44世韩镶,因魏政始乱,遂于神龟元年(518年),隐居北修武安阳城,死后葬于韩坡,是为修武韩姓之始。 著名历史事件:武王伐纣途经“宁邑”修兵练武,“修武”从此诞生。魏曹丕逼汉“禅位”,汉献帝贬居修武。延康元年十月,魏王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于魏。刘协被封山阳公,居修武县浊鹿城共14年,死后葬于古汉山下,墓冢称“禅陵”。魏曹丕逼汉“禅位”,汉献帝贬居修武。延康元年十月,魏王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于魏。刘协被封山阳公,居修武县浊鹿城共14年,死后葬于古汉山下,墓冢称“禅陵”。 历史文化、民间传统文化内涵、特色等介绍:修武县民间在重大庆典、迎神、祈雨时均会在庙会中举行艺术表演,豫剧中的《朝阳沟》是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另有吹唢呐、划旱船、舞狮子、踩高跷、背妆、霸王鞭等民间艺术。 长途电话区号0391,邮政编码454350。政府网址:http://www.jzxw.gov.cn。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