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五里源乡 |
罗马字母拼写 |
Wǔlǐyuán Xiā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焦作市 修武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乡政府驻地五里源村而得名。县级以下行政区域单位,与镇同级。 |
地理实体概况 |
五里源乡位于修武县东北部云台大道与海蟾大道交会处丁字口向东1.8千米路北。南距修武县城8千米。东邻辉县市,南接城关镇、周庄镇、郇封镇,西邻焦作市马村区,北邻七贤镇、辉县市。行政区划单位为乡,行政级别为乡级,行政区划代码为410821204,政府驻地位于五里源村。下辖五里源、南庄、马坊、李固、北焦庄、东水寨、西水寨、东板桥、西板桥、朱营、大堤屯、葛寺、碑桥、烈杠营、北辛庄、钓台营、小泊、河湾、磨台营、张庄、卧龙岗、马道河22个建制村,马坟1个自然村。全乡总面积56.89平方千米,规划面积3.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1平方千米,总人口3.89万人,驻地人口约0.53万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最高温度43.5℃,最低温度-19.9℃,年均降水量570.6毫米,年均无霜期215天。主要河流有大沙河、磨台营涝河,主要道路有云台大道、海蟾大道、葛五路、白云路、解放路、小郜路。驻有古汉山煤矿、修武县五里源乡初级中学、修武县五里源乡五里源中心小学、修武县五里源乡烈杠营中心小学、修武县五里源乡卫生院等。五里源乡水资源丰富,自古以来有“小江南”美称。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以生猪养殖、蛋鸡、肉鸡为主,工业以铝工业生产为主。主要特产五里源松花蛋,历史悠久,古称“海蟾宫鸭子”,制作精良,色艳味醇,松花清晰,营养丰富,久负盛名。明清时期被指定为皇家贡品。地貌特征介绍:地处沙河冲击平原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土质为粘土。李固村的浊鹿城是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公后居住的地方,周边有很多关于汉献帝行医治病的传说,有些民俗即源于汉献帝。马坊村海蟾宫原名真清观,为金代邱处机倡建,并写有《刘海蟾入道歌》,因而又名海蟾宫,有李固龙山文化遗址。长途电话区号0391,邮政编码454351。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