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詹店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Zhāndiàn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焦作市 武陟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詹店镇区是由京广铁路詹店火车站为中心形成的居民区,1981年9月,詹店火车站经武陟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命名为“詹店车站”。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武陟县东南部,东与新乡市获嘉县、原阳县接壤,南濒黄河与郑州市惠济区隔河相望,西与嘉应观乡相连,北和乔庙乡毗邻。行政区划代码:410823101。辖何营东、何营西、雁赵庄、小许庄、大许庄、魏庄、詹店东、詹店西、李庄、老田庵、小庄、冯庄、小茶堡、杨延井、郭庵、大茶堡、何井、东厂、溜村、东大刘庄、王菜园、王庄、陈庄、南宋庄、马营、张菜园、小马营27个村民委员会。面积82.98平方千米,2014年末,辖区人口4.81万,其中城镇常驻人口2.4万人,城镇化率48.5%,男女比为108:100,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镇政府驻何营东村南,电话区号0391,邮政编码454956,距武陟县政府20千米。
地处黄沁河冲击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平均海拔92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主要河道有引黄灌渠人民胜利渠,境内河段14千米,流域面积近14平方千米。有新磁干渠、小渠区干渠、白马支渠、陈宋王马支渠、倒灌河支渠等多条引人民胜利渠灌溉渠,有一干排、新磁排、詹李排涝渠等数条排涝河。
已形成由铁路、公路等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4年,火车客运量为3200人次,货运18万吨。京广铁路过境,境内长20千米,为双轨电汽化铁路,设焦作东站、老田庵火车站2个车站,焦作东站为三级站。年客运量1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2.5万吨。郑焦高速过境,境内长4.5千米,双向六车道;京广铁路、省道郑常公路、郑焦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10千米;有农村公路98条,总长200千米。
连续6年被评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2014年财政总收入1560万元,比上年增加14.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896万元,增值税74万元,企业所得税257万元,个人所得税18万元,分别比去年增加27.2%、28.3%、24.2%、27.3%,人均财政收入314.5元。2014年末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邮政储蓄银行3家金融机构开设了分支机构,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0.86亿元,比上年增加3.5%,2014年末各类存款余额4.5亿元,比上年增加22%;人均储蓄7500元,各类贷款余额3.7亿元,比上年增加28%。
形成了以饲料、粮食深加工、化工制药、不锈钢铸造、钢架构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有郑州日产、金河饲料、后羿制药等多家大中型企业。2014年末工业总产值达到36.8亿元,比上年增加24%,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51%。规模以上企业15家,职工人数0.95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0.7亿元,比上年增加21%。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4家,职工0.42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4.5亿元,比上年增加8%。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
耕地面积5.5万亩,人均1.2亩,农业生产总值2014年达到5.8亿元,比上年增加8.5%,农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16%。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2014年生产粮食5.4万吨,人均1088千克,其中小麦2.6万吨,水稻1.4万吨,玉米1.4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等。2014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200亩,产量2500吨,其中花生2240吨,油菜260吨;蔬菜种植面积4850亩,产值13300吨。畜牧业以养殖猪、牛、鸡、羊、鹅为主,2014年生猪出栏量4.68万头,年末存栏3.94万头;肉牛年出栏量0.65万头,年末存栏0.53万头;家禽年末饲养量18.3万羽,上市家禽22.6万羽。2014年末生产肉类5460吨,其中猪肉4250吨,牛肉540吨,羊肉290吨,禽肉380吨,禽蛋10300吨;畜牧生产总值2.8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8.8%。截止2014年末,累计造林6460亩,其中防护林1960亩,经济林45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36万株,林木覆盖率28%。2014年水果种植面积1100亩,产量128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葡萄等。其中2014苹果740吨,葡萄540吨。渔业以水塘养殖鲤鱼为主,鱼塘养殖面积3600亩,2014年产量5400吨,渔业总产值0.48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8.2%。2014年各类农业合作社有22个,拥有大型农业机械1.1万台,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
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詹店盘鼓形成于明万历年间,历经400余年演变,形成了固定的套路。2014年末有幼儿园12所,在幼儿480余人,专任教师122人;小学15所,在校生3100人,专任教师2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00人,专任教师9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2014年教育经费达135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350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243万元。2014年末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5个,其中镇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所54个;病床120张。卫生人员146人,其中执业医师14人,执业助理医师16人,注册护士2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5人。2014年末有体育场地24处,体育社团27个,各级体育指导员56人,每年定期举办田径、球类、象棋、武术、老年门球等赛事。80%的行政村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占常住人口的85%。荣获2014年度“全国体育先进乡镇”。
2014年来有线电视线路长度65余千米,村级线路120余千米,有线电视用户占全镇总户数的92%。
2014年末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长220千米,投递点45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业务收入220万元。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36个,电话交换机总客量1.2万门,固话普及率65%。移动电话用户1.8万户,比上年增加580户,普及率70%,光缆线路总长160千米,主干电缆达58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0.3万个,已占用0.2万个,宽带接入用户0.2万户,比上年增加12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40万元。
2014年末有水力发电站1座,年售电量累计8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50%。2014年末拥有35千伏及110千伏度电站各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2600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75千米,年售电量完成56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100%。
境内的何瑭墓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保护点4个。何瑭墓祠,位于武陟县詹店镇何营村北,距县城20千米。原为何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人为纪念明朝著名学者何瑭,于1994年改建。主要建筑有大殿、拜殿、戏楼、东西厢房等,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
著名人物为何瑭(1474年~1543年),字粹夫,号柏斋、虚舟。武陟县千秋乡头铺营(今詹店镇何营村)人,明代著名学者。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乡试第一,第二年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晋修撰。嘉靖初,先后任提学副使、太常寺少卿、翰林院学士、太常卿和工、户、礼三部右侍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等职。八年(1529年)告老还乡,回到怀庆府城,闲居达15年之久。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文定公。主要著作有《阴阳管见》、《儒学管见》、《乐律管见》、《医学管见》、《柏斋文集》等。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