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西陶镇
罗马字母拼写  Xītáo Zhè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焦作市  武陟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明万历《武陟志》有“东西陶”的村名记载。清康熙《武陟县志》分写为东陶、西陶二村。从字面及附近村庄名称分析,可能是由陶姓得名。东陶、西陶分别是东陶村、西陶村的简称。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武陟县西南部,东与大虹桥乡相接,南与大封镇为邻,西与温县武德镇乡接壤,北与小董乡隔沁河相望。行政区划代码:410823101。辖西陶、周家庄、郭庄、西白水、南东陶、东滑封、中东陶、北阳、南阳、交斜铺、古城、魁张镇、古樊、小南张、王顺、大南张、陶村、东白水、石荆、张武、北东陶、西滑封22个村民委员会。面积36.72平方千米,人口5.29万人,男女比51.8:49.2,全部为汉族。镇政府驻西陶村中心大街281号,电话区号0391,邮政编码454995,距武陟县城16.7千米,驻地人口约8000人。 地处黄沁河冲击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 110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均降水575.1毫米。境内主要河流为沁河,境内河道全长10千米,有排涝河5条。 省道获轵公路与县道武孟公路在境内相汇,其中获轵公路境内长4.6千米。有县道焦西公路,长3千米。有农村公路90条,总长150千米。 2014年地方财政收入达412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852.6元,比上年增加61.7%。2014年年末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4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4.8亿元,比上年增加28%;人均储蓄9600元;各项贷款余额4.2亿元,比上年增加25%。 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化工、造纸为主的工业体系,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9.71亿元,比上年增加14%,工业增加值6.11亿元。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总产值完成32.5亿元,职工2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亿元,比上年增加18%。2014年末有斯美特、华丰纸业、华康化工、华宇油化、金昊塑化、精工密封件等大中小企业158家,个体工商户450户。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 “思圆”和“斯美特”2大著名方便面品牌,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俄罗斯、朝鲜。 2014年末共有商业网点320个,职工500人;201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6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3600万元。出口总额1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 耕地面积3.5万亩,人均0.75亩。农业总产值2014年达到5亿元,比上年增加14%,农业增加值2.6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4年播种面积3.4万亩,总产量达到4万吨,是河南省小麦、玉米高产区。主要经济作物有山药等,2014年“四大怀药”种植面积1.5万亩,是正宗的“四大怀药”产地之一。畜牧业以生猪养殖为主。2014年,生产肉类3750吨;畜牧业总产值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截至2014年末,累计造林0.9万亩,林木覆盖率33.5%。2014年,拥有大型农业机械0.09万台(辆);农民人均纯收入9980元。 2014年末有综合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2个,“农家书屋”22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站点23个,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点23个,农村戏台10个,民间业余文体活动队伍20个,文化专干25人,市级“文化中心达标村”6个。2014年末有幼儿园21所;小学17所,在校生4200名;初中2所,在校生1820名。小学、初中入学率为100%。2014年教育经费达135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350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350万元。2014年末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其中镇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所39个;病床100张。卫生人员140人,其中执业医师16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8人。2014年末有体育场地23处,体育社团23个,各级体育指导员46人,每年定期举办田径、球类、象棋、武术、老年门球等赛事。100%的村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占常住人口的80%。有乡敬老院1所,集中供养五保老人50人。 2014年末有移动、联通、电信3大运营商,电话、宽带实现了22个村民委员会全覆盖。2014年末有线电视线路长度30余千米,村级线路25余千米,有线电视用户占全镇总户数的 90%。拥有35千伏电站2座,总容量29300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7条,总长度776.5千米,年售电量完成712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100%。 有护国寺、关帝庙、李端澄墓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县级文物保护点11个。护国寺,始建年代不详,据传说因东汉末年刘秀避难于此,故而得名。明、清两代重修,原建筑有前佛殿、中佛殿、大雄宝殿等。由于历史原因,其建筑及部分碑刻毁于一旦,遗址尚存。1995年群众集资在原址上利用原下房构件重建大雄宝殿。2002年群众集资复建了中佛殿等部分建筑,部分碑刻在院内保存。 著名人物有我国近代著名生物学家郝象吾、建筑水利专家史隆甫。郝象吾(1899年~1952年)又名坤巽,字象吾。武陟县西陶镇人。我国遗传学界最早的几位学者之一,是孟德尔、莫尔根学派理论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1912年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1917年毕业,后赴美国留学,22岁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理学学士和芝加哥大学医学博士。1926年任南京东南大学教授。1927年,任开封中山大学(今河南大学)农科主任兼任农艺系主任,亲授《遗传育种》课。1930年9月任河南大学农学院院长。1937年抗战爆发,随学校四处流亡,任教务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学校回开封。1948年6月河南大学奉命迁至苏州,12月负责学校全面工作。1949年3月任复旦大学教授。1952年因病在上海逝世。著作有《永久文化与优生运动》、《演化与优生》、《相关变异和植物育种》、《心性遗传之证据》等。史隆甫(1903年~1978年)又名安栋。武陟县西陶镇西陶村人。早年在开封留欧美预备学校学习,1928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入国立巴黎大学水利系学习6年。1934年回国任河南大学教授,历任国民政府河南省建设厅测量队长、技正、陕西省建设厅总工程师兼秘书主任、河南省黄河修防处主任、陕西省建设厅秘书主任、陕西省企业公司协理兼企业公司营造厂厂长、河南农民银行总经理、河南省参议员等职务。1949年后历任郑州市南阳面粉公司代总经理、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副秘书长、省工商联委员、郑州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常委委员、民建郑州市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建筑工程学会河南省分会副主任委员。1954年任郑州市副市长兼城市建设局长。1970年6月10日在“文革”中遭迫害致死,1978年平反。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