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乔庙乡
罗马字母拼写  Qiáomiào Xiāng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焦作市  武陟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据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碑文记载:元末明初,以乔大业为首的7户,由山西洪洞县迁此,依庙建村,以乔姓和庙取名“乔家庙”,后简称“乔庙”。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武陟县东部,北、东与新乡市获嘉县接壤,南与詹店镇为邻,西连嘉应观乡、圪垱店乡。行政区划代码:410823201。下辖杨村、前赵村、后赵村、韩村、黄村、张村、杨洼一街、杨洼二街、杨洼三街、刘庄、马宣寨、张寨、前冯堤、后冯堤、冯庵、邸郃、孟村、冯丈、宋陵、商村、陈村、李村、千村、关王庙、周村、杜村、詹堤、马村28个村民委员会。面积约52.3平方千米,人口约5.13万人,主要由汉族构成,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壮族等。乡政府驻地位于韩村大街136号,电话区号0391,邮政编码454957,驻地人口约1.2万人。 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微向东南倾斜,坡降2~3‰,地势低洼,易发生内涝灾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3摄氏度。有县五支河、白马河2条灌河、一干排、二干排2条排涝河穿境而过。内涝河有乔马涝河、干一支排、隔渗沟、占宋涝河、周商涝河5条,总长31.2米。 京广铁路、原焦高速过境,省道郑常公路与山彪公路在境内交汇,新建郑常公路改线工程从境内起始,有五老公路、武孟公路等多条县乡道路。 2014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44万元;有信用社、邮政储蓄2家银行的分支机构。 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精米加工、塑料加工、铸造加工、粮食仓储及节能材料等6大主导产业为主。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70%。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职工0.21万人,总产值达8.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9亿元。 耕地面积6.6万亩,人均1.1亩;农业总产值2014年达到8亿元,占GDP的比重20%。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4年生产粮食5.1万吨,其中水稻2.3吨,小麦2万吨,玉米0.66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大豆、花生、蔬菜等。畜牧业以猪、牛、羊、鸡为主,2014年末生产肉类5583吨,禽蛋3552吨,鲜奶2599吨。 2014年,共造林1000亩,植树12余万株。主要特产有水稻、莲藕等,“菡香”牌大米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并先后取得河南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和无公害产品防伪标识,获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95元,同比增长12%。 2014年末,有乡级文化中心1个,村级文化中心28个,前赵村、杨洼一街、张寨、马村等18个村建成了农家书屋。冯丈村于2006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武陟县乔庙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同时成立 “稻花香”怀梆剧社,怀梆剧是全乡一大特色文化,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有幼儿园24所,中小学2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2014年末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2014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个,其中综合医院1所,标准化卫生所28个,基本上实现了1村1所;病床160张。专业卫生人员89人。重点医院有乔庙乡卫生院(挂武陟县第三人民医院牌),为全国百强基层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居全县各乡镇卫生院之首。 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商村遗址、省级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普济寺等古迹和景点。 先后荣获“河南省科普示范乡”、“焦作市优秀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焦作市卫生乡(2014-2016)”、“焦作市计划生育先进乡镇”等省市级荣誉称号。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